本版导读
厂长,你还承包着我们的一段人生
——一位普通工人的心里话
陆秋
终于,从厂部办公楼里传出消息: “原任厂长承包期到了,年终换任。”全厂立时轰动起来。我的那些年轻同事,更是海侃起明年的前景如何。我呢,许是天生爱“忧”的缘故吧,也已心潮澎湃了。
我工作在一个中型企业。进厂已三年有余。论起我对企业的感情,用“揪心”二字形容不算为过,因为我至今没见一张企业年终盈利的喜报;亏损报表,倒隔月有睹。我和我的年轻同事整日忙碌在麻将、扑克、舞场、录像厅、电影院里,因为近日我们无活可干。厂长换任的消息,没有带给我多大的喜悦,但必定少了些忧虑,正如溺在水里,忽然飘来一根木头。
我们厂有1000多名职工,且绝大部分是中、青年人。我们厂原是本市一个税利大户,技术力量与同行相比还算中等,并有外销创汇的拳头产品,可今日我们却没活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工厂走到了这一步?我大着胆子,在心里想着一个领导应想的问题。
改革浪潮一浪高比一浪,中央大大放宽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之后,我们的企业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大刀阔斧地进行里里外外的改革,而是实实在在地躺在原先的功劳簿上过了几年。虽然,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无非又多了些条条框框;虽然我们拥有一支人数不少的技术队伍,新产品近几年却没有开发出几样,生产工艺流程也没有想过去改进;虽然我们还有一个信息开发科,对市场信息却如此不灵,大量滞销的产品占用了资金,只有压库,畅销的产品再贷款来生产,“循序渐进”,等生产出来也快成了滞销货,最终形成了企业的恶性循环,到如今贷款只好拖欠了,公对公,唉!一场空;职代会代表们提的意见也对,科室行政办公人员已近全厂人数的一半,大都人浮于事,臃肿不堪,难怪生产一线的职工都没干劲,而且闲坐的还常给干活的设关设卡,非生产活动完全影响了生产技能的提高,各种各样制度的约束,终究远不如职工们自发的工作热情好,再说职工的工资、奖金、劳动强度,都与行政办公人员悬殊极大,当然,他们是绝不会认真干工作的……
这诸多问题几乎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厂里大量的年轻人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都是全厂最大的财富,而厂里却没有把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反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地调走,一对对地去上街练摊,一群群地醉舞在乐池中,有的甚至走上了与国法不容的歧途。假如,我们合理适宜地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效能,人人有所事事,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在他们的心头真正建立起“以厂为家”的信念,让他们寓乐于工作中,学在工作中,那么,我们的企业与今日相比,定是面目全非的。一个工厂和一个职工的一生,应是一个有生命之脉的整体,亦或为一对不能相分的巨大互作用力,而我们现在承包企业的领导者们,有的肢解了他们,至少现在还有不少人这样认为:我承包的是一个企业,经济效益能表明我的工作成绩,他们的人生怎能与我相关?
我伤心,我忧虑,我悲痛,同时我也焦急的期待和大声的呼唤:承包领导们,关心一下你的职工吧,重视一下你的职工吧,你承包的不仅是一个企业,也等于承包了全厂职工的一段宝贵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