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小厂照样能飞出金凤凰
3月24日早晨8时,率先进行西安市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单位的西安牙膏厂,迎来了省人大代表视察团。
8时半,大约七八十平方米的厂接待室,坐满了人大代表和厂职工代表。厂长葛维刚操着一口带着江浙音的陕西话向代表们汇报着近几年特别是转换经营机制以来企业的发展情况。
西安牙膏厂是轻工部在西北五省区唯一的定点牙膏生产厂家。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特别是1989年厂新班子组建后,结束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产量、销售收入税利每年均以30%速度递增,“一口净”、“贝贝”产品荣获1992年全国国货精品消费者最满意奖。去年被列为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单位后,提前两个月全面完成承包指标,全厂实现人均年创税利1.2万元。
葛维刚汇报时,代表们不时地作着记录。
汇报刚一结束,代表们便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你们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你有无感到权力受到限制?有的问,对厂里的科技人员采取什么样的稳定措施?其中有一个代表说: “你能否谈谈对去年以来上级领导采取的措施中,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最希望的是什么?”
葛维刚想了片刻说:“最满意的是把转换经营机制14条真正给了企业,最不满意的是地方上的各种摊派,最希望的是在资金上给一些倾斜政策。”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一个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不知不觉滑过了两个小时。为了让职工代表毫无顾虑地发言,代表团组长提请厂长回避。
来自生产一线的职工代表们普遍反映,自从1989年以葛厂长为首的新班子上任后,和职工们同甘共苦,没有搬运工,他们当,生产任务紧,他们顶,还开发了新产品,终于把厂子的效益搞了上来,我们打心眼里满意。他们希望企业生产的品种再多一些,改革的步子再快一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能让职工得到更多实惠。
该厂销售科的女科长归纳了近几年企业取得成绩的要素后,重点分析了当前企业销售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请求代表们给出出主意。
对她的发言,人大代表们非常感兴趣,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有位人大代表当场表示,要利用最近出国机会,为西安牙膏厂的产品打向国外牵线搭桥。
一位代表忍不住说:“听说今天要到牙膏厂,想着肯定是个现代化大企业,没想到只是个200多人的小厂。可是通过参观生产车间,听取厂长的汇报和职工代表们的发言,感到小厂照样能飞出金凤凰。因为这里有一个具有高度思想境界的领导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本报记者令青 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