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5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北海的诱惑 论美国市长评宴 漫画画我 招魂 民族的秘史 505,献给母亲的爱 给 你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论美国市长评宴

(商洛) 屈超耘

一年以前,美国加州喜瑞图市市长、美籍华人黄锦波到中国访问。他来到开埠270余年的黑龙江省呼兰县,县长特为客人举行了一次“乡土宴”。先端上来县里自己生产的青炖大鲤里,再次是酸菜粉、绿豆芽等。料想不到的是,客人吃得香不绝口,还在吃后发表了热情的宴评。他说:“这次宴会,是我跨进国门后最好的一次宴席。在美国,就是百万富翁,也舍不得把钱花在大吃大喝上,只不过餐具装璜讲究。说实在的,我回到国内,最怕的就是过酒宴关,钱财、时间都让酒菜占去,浪费实在太大了。”

外国市长对中国“乡土宴”的评论,实在是太精辟、太令人深思了。他既对花钱少又显得亲切的“乡土宴”,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和评价同时对中国的耍排场、摆阔气,又作了一针见血的批评。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历来是讲究艰苦,朴素,勤检办一切事业的,待客也不例外,贵客到了,敬酒三盅,就算是上乘的招待。谁知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头头脑脑,忘了几千年的古训,兴起了摆宴的奢侈风。有朋自远方来特别是自外国来,主人就非想摆一摆谱不可,酒非茅台不足以夸富,菜非甲鱼不足以尽情。一席酒饭,少则三百五百,多至三千两千。好在这些钱都是公家出,他是不出一个子儿的。

退一步讲,如果说花的钱多,能确实使得客人吃得满意,那还算是“社会效益良好”。可遗憾的是,那些被请者,却并不买这个“帐”。不会喝酒的,硬叫人喝;能喝一丁点,硬要把你灌个“天昏地暗”。使一个本来好端端的宴会,无可奈何地走向反面,成了客人难过的一个关口。尽管他们嘴上说, “谢谢你们的深情厚谊”,而心里却在说: “这样强人所难,太没礼貌了。”呜呼,哀哉!

问题还不止于此。不管是内宾还是外宾,客人来到一个新地方,目的是要办事,或留学取经,或考察项目,或参加游览。跑了那么多的路,费了那么多的神,谁愿意把时间花在宴会上?而我们一些东道主,就是不懂这个礼儿,通常一个宴会,自少都得三两个钟头,客人坐在席上,如坐针毡,又不好意思走开,只好“顾左右而言它”。而主人则反之,仿佛觉得坐的时间越长,越是对客人的尊敬。反差如此之大,弄得一些洋人只好“罢宴”,到头来落个脸儿红。怎么说呢?又是一个呜呼哀哉!

人都有本能的希图新鲜的愿望,洋人亦不例外。呼兰县长为美国市长摆“乡土宴”,算是摸透了客人的心。上的是当地土特产品,对方本来就感到新鲜。及至吃了普通的家常饭,由新鲜感上升到宴会的亲戚味儿,自然是一百个满意。相反,你认为上的菜值钱已很可观了,可人家早都把你花这几个钱不当一回事。况且,上的菜都是一律化的高档,吃一个还可,多了就早把客人弄腻味了。呼兰县的县长所摆的“乡土宴”受到客人欢迎,说明这位县长是颇为精通生活哲学的。

美国市长评宴,给好客的中国人上了一个大课。有识之士,从中明白了道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事半功倍。然而,也有那些患宴请病很深的人士,闭目塞听,仍然搞“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我行我素。这么来,尽管“评宴”之事已过一年之多,却仍然有重提之必要;不但有必要重提,还有必要对此作一评论。于是,不侫甘愿挨高级宴请家之骂,忙里偷闲写了这篇歪文。是否有当,当请高明者详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