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观瀑(外一章)
廖代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为庐山瀑布所倾倒,而又以他奇谲壮美的诗句使万千古人今人对庐山瀑布心向往之。
庐山山南有秀峰景区。秀峰景区有东、西二瀑。东瀑从龟背、鹤鸣两峰之间泻下,因崖口猛然束紧而喷散,百缕千丝形若马尾,称马尾瀑。西瀑又名黄崖瀑,从双剑峰东侧裂云而来,破壁泻落,凌空悬垂白练,右人叹为“不可量其高远”。后者,就是李白一再写诗赞美的庐山瀑布了。
然而“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庐山第一瀑布还不在黄崖,而在三叠泉。
大概是因为这一奇景藏身深谷,人迹罕至,迟至南宋绍熙二年才为游人探知。在此之前的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人也就无缘相识了。
去三叠泉的路颇为艰险。清初黄宗羲在游记中说:“倚壁有小径,出荆棘之下,遇其绝壁,则行涧中……攀危石而过”。近年虽已有石阶路可达泉脚观瀑处,但陡若悬梯,须傍崖直下一千三百余级,仍然是游庐山最耗体力的路段。
三叠泉泉落三叠,两次飞泻于大磐石上,折而复聚,三番猛跌,落差一百二十余米。上叠从云端泻出,凌空喷薄;二叠似玉杵击岩,碎石摧冰;三叠
却又水分两脉,双龙走潭。
其势若大江陡立。
其声如万雷聚鸣。拄杖往游三叠泉。去时下那一千三百余级石阶,腿肚兀自颤抖;返回时上那一千三百余级石阶,汗水浸透衣衫。累是很累的。但归途中仍然满心快意。遇到游人打问,我都眉飞色舞地盛赞瀑布的奇伟雄厉,鼓动他们前去赏览。
莫愁
金陵蝉韵重,游访莫愁湖。
波光摇影,碧莲拥步,我走近云髻高绾、挎篮采桑的莫愁女雕像。
莫愁,莫愁,
你的名字呼唤着人生的乐观。
尽管生活中阳光多于风雨,
尽管人群中友善多于险恶,
忧愁还是与世人常常照面;
忧己忧家,忧国忧民;
愁涝愁旱,愁病愁老……
忧愁,因不尽如意而衍生。
愁,是眉尖的锁;愁,是啮蚀喜乐的蚕。谁也不会偏爱它。
然而——
弱者溺于忧愁而裹步,
勇士冲破忧愁更向前,
哦,还是你这位古代女子有道理:
莫愁,莫愁,
你的名字宣示着有益人生的开朗,豁达,进取,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