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应当形成的共识
巩言实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省广大工会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努力把这些探索的成果运用到工作指导中去。但应当认识到,目前我们对新体制下工会问题的探索和认识只是初步的,有待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拓展。总结前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当前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工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利益矛盾是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在过去高度集中的体制下,由于社会经济利益之间矛盾的许多方面被掩盖了,因而在实际中限制了工会某些重要社会作用的很好发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出现,社会利益格局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具体利益的差异和矛盾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突出起来。这便使得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的身份更加明确起来,从而在维护职工利益和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中,整个社会将更加重视发挥工会的作用。这种客观的社会需要决定了工会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在新形势下更加重要。因此,应当正确分析和认识工会面临的大形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既增加了工会工作的难度,又为工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第二,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便决定了,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社会动力,各项改革必须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因此,不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还是在将来这个新体制建立之后,都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权益。那种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工会要为落实这一方针而奋斗。
第三,新形势下要把对工会工作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工会工作在这个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把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十几年来工会工作的实践经验,凡对今天仍然适用的思想、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一方面要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新经验。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当前着重要把握好两条。一是在工会工作内容上,既要坚持全面履行四项社会职能,又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尤其是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和与职工息息相关的劳动关系的变化出发,调整和把握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角度、内容和途径,实现工会工作内容的深化。二是在工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既要坚持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要积极探索体现群众化民主化的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方向,改变过去以自上而下为主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