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如故
琼博/文
我恨自己事事赶不上趟,时时节奏慢半拍。
当经商热潮达白炽化时,看到一夜之间暴发成的阔佬阔太阔哥阔姐们,一无所有的我突然发现了一条真理,这就是:“穷则思变”。于是打算很时髦地跟着感觉走一回:停薪留职——我也想赚!
一向不独断专行的我便和父母商量,却遭到强烈反对。母亲说,我们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就是为了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现在终于有了,上班好好的,又想做什么?父亲则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盲目地去干自己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事,你根本不适合于经商!
我无言以对,沉默吧,它是金子。我相信我的想法不无道理。可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不够坚强。
当孔雀纷纷东南飞时,遥知某某到那里几个月工夫有了用武之地如鱼得水,又近闻某某从那边归来衣锦还乡一副大款模样。有好友干脆推荐朋友给我:如果想去,可以先和她联系,这是她的名片。我没犹豫,我相信这不再是没有份量的诱惑。
我正忐忑不安心里很乱时,丈夫走过来抛下几句话,然后上班去了。他说,有人发财就有人负债累累,有人活得有滋有味但也有人堕落有人自杀。我茫茫然,但很明白我根本不可能鼓动丈夫同去,若一人前往,一路上的雷鸣电闪又怕一人承受不了,我需要与人共担风雨。如今只好作罢,这段插曲就这样结束了。
有人下海,我岸边观赏;有人炒股,我仍然君子动口不动手;后来什么都有人炒,而我却也在炒——天天炒菜。我的生存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平淡无奇!
我于是想:人人都去为同一事情大显身手,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乱套,随大流,这不正是柏杨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丑陋处吗?我认定自己最合适的土壤只能是在安静中求创造,在创造中求生存。因地而制宜,这个朴素的辩证法我还是能透彻理解的。但为什么外界的喧嚣总让我在平静中不安静呢?那一定是目前所做的还未被社会承认,至少不如时代的弄潮儿所被社会承认得那么快。而我又为什么对自己所做的有动摇和怀疑呢?!
于是我有了主意!在这个时代里,大多数的人与我一样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安安静静地生活着。我不再恨自己没赶上双层bus,我也不怨自己骑的是自行车而不是摩托车。
今日的我依然如故,心里却多了一份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