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8月24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企改步入制度创新阶段 中国人的轿车梦 拒绝服从辞退决定的按自动离职处理 明星婚变忧思录 职工宿舍区的变化 黄山遇狼记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中国人的轿车梦

前不久,中国汽车贸易总公司在杭州举办了“93全国汽车展销会。”

轿车是这次展销会的热点之一。桑塔纳、标致、奥迪等都很走俏,夏利更是“俏中之佼”,求购者极众。此外,日本、美国、韩国的进口轿车也吸引了大批观众。

从这次展销会上,笔者获悉,今年第一季度轿车的产销量已达5.5万辆,无论经济型还是豪华型轿车都极为抢手,而且有继续升温的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千人拥有汽车为:美国731辆,加拿大557辆,西欧400辆,日本300辆,台湾106辆,韩国52辆。在对世界140个国家轿车拥有量的统计中,中国千人轿车拥有量竟比非洲穷国埃塞俄比亚还少一半。

1958年以前,中国尚生产不出一辆轿车;1960年,当美国轿车产量达670多万辆时,中国仅生产98辆;到1985年,中国轿车产量也不过5207辆。而美国人口才两亿多,中国人口却有11亿!巨大的差距使国人连做梦也不敢想象轿车能有一天进入家庭。

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处于“缺重少轻”的不合理布局之中,当我们终于发现中国是应该大力发展轿车业的时候,进口轿车却铺天盖地破门而入。谁都不会忘记那个有名的故事:一位汽车厂的厂长作为劳模登上天安门城楼,触景生情,数起天安门前疾驰而过的汽车,数了100辆,竟有98辆是进口车!于是日本人无比自豪地改写了中国的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资料表明,从84年到87年,中国进口轿车46万辆,耗资266亿元。50年代满街跑的是“胜利”、“华沙”;60、70年代主要是吉姆、伏尔加;80年代则是奔驰、凯迪莱克、皇冠、尼桑、马自达、菲亚特、福特、雪铁龙;90年代又有了韩国、东欧、俄罗斯的轿车,仅92年进口轿车就达27527辆,如再加上散件,则共进口115041辆。要满足中国的轿车市场,尽快改变“缺重少轻”的局面,中国的汽车业选择了合资的道路。

轿车工业兴办合资企业以来,到去年,已累计生产轿车40万辆,初步缓解了国内轿车市场的供需矛盾。

轿车在许多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了。轿车,象征着速度与竞争。

我国普通国民是轿车最大的潜在用户,轿车不进入家庭就谈不上轿车业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许多国家都是靠发展“民众轿车”而带动国民经济腾飞的,我国轿车工业应明确以“进入家庭”为导向。从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看,现在正是处于轿车应该起步的阶段。

我国私人轿车购买力究竟有多大?仅以夏利为例,90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卖给私人用户的夏利就占销售额的12.3%。91年天津市汽车研究所抽样调查了天津市91年上牌照的4310辆汽车,其中私人轿车为1285辆。

今年1月13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简讯:我国目前私人拥有轿车数为37000辆,北京最多,为8000辆。这些私人轿车从小126P、夏利、桑塔纳、奥迪、切诺基,到奔驰、劳斯莱斯、卡迪拉克……应有尽有,不胜枚举。应运而生的“玩车族”也成了大款们的又一消费群体。

90年代继电话、空调器之后会是什么呢?难道轿车真的会有一天进入千家万户吗?这是广大中国人梦寐以求,翘首以盼的。 《世界信息》张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