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山风》序
高 信
不知道还能不能象小时候一样,在月明的晚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真想对着茫茫天际,喊一声:妈妈!
一场拚搏奋争的命运之战结束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24名运动员,以生命的投入,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共获金牌11枚,银牌7枚,铜牌7枚,创造历届残奥会最好成绩。
九月十七日,阳光明丽,鲜花簇拥,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铁映、田纪云等亲切慰问运动员并向他们表示祝贺。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同志还专门同七名未获奖牌的运动员合影留念,“参与就是胜利”,很多人都流泪了,这其中的辛酸,唯有经历过失败磨练的人们深深领悟。
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带着急切的心情想要把这些天来经历的一切告诉妈妈,然而,母亲的消息,竟是我心头结冰的石块,万万没有想到父亲隐瞒了我,就在我接到参赛通知的当日,父亲同时接到的是一份母亲病危的通知单,我至爱的母亲在我离家后的第六天去世了,临终之时,她最最疼爱的女儿却远隔重洋,没能在身旁尽孝,为此,我将带着一生的遗憾与愧疚,妈妈!您在天之灵能将迟归的女儿紧紧拥人怀中吗?
依然是淅沥的小雨在窗前诉说,梦中妈妈的脚步轻轻向我飘来,很想告诉妈妈,地中海的风光,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天涯海角的蓝色,是我今天的理想,世界很大,很美,我愿和着您的心怀去创造更辉煌明媚的未来!
妈妈,您在听我说吗?
看过李文举兄《醉人山风》的原稿,已有好些时日;前些时,商洛朋友来说,此书已经排校完毕,只待序言寄去,就可付印了。序言的事,前几年,我在商州时,文举兄就约过(那时,出书一事还在理想之中),我是允诺了的。年初,看《醉人山风》原稿时,文举兄又加叮嘱,我也是唯唯诺诺。我深知,序言不是容易写的,而且到西安之后,编辑事繁,很少有提笔的余裕。但我不能因此而食言和赖帐。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崇敬文举兄的人品和文品,我喜欢文举兄笔下“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的商南的山光水色和人物风情。借一纸序言来表达我对作者的崇敬,对作者笔下风物的喜爱,并把序言权作这部散文集的导读,也正是我至诚的希望呵!
结识文举兄,已有10年多时间了吧!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当我在商南工作和生活的短暂的两年时间里,就从中山、王健二兄那里知道了他。据说,他读书很多,热衷于写作,又曾组织过文学社,也正因此而“弄文罹文网”,被打入社会的底层。直至我在那里的工人俱乐部工作时,他也没有翻过身来。我也是“弄文”“弄”得焦头烂额的,这就不免把未能谋面的文举引为同道,并不禁油然而生惺惺相惜之情。后来是,我回到地区文化部门的前后,他又重回到他曾经献出青春的商南,叉从事他的教育工作,两人失之交臂,见面则在八十年代初,那当然是一见如故。用一位伟人的话来说就是,未见面时就是亲密的朋友。十多年过去了,不论我在商州,或是我到了西安,文举兄都是与我保持密切联系的朋友之一。说起朋友,特别是文艺界的朋友来;商洛的朋友,则给我以更多的更多的温馨。固然,在古城;我也有不少朋友。与有的朋友的交往,已有二十多年,但至今仍然显得陌生,极而言之,也只能是文艺上的朋友。商洛的朋友,包括文举兄,在朋友之义上,似乎有更深层的内蕴在。文举兄后来涉足官场,也给商南文化事业开了新生面,他的能“自重”的书生本色,却未稍减。据我所知,有些文化人,一涉官场,姑且不论政绩如何,为文,则就无足道了,躁急、浮嚣、扭怩、矫情、做作、卖弄,往往就成了通病。文举呢!做官,就办实事,作文,就写至情之文。做官和作文之于他,都是本本份份的事,既不是官借文势,又不是文凭官威。这大概也是优秀的传统文人的美德之一,不过,现在是显得少见而已。
文举兄这些年来,主攻散文,《醉人山风》中大部分篇什就是散文;即使有少数杂文,我看也可作为散文来欣赏,何况,杂文本身也就是散文。散文是易作而难工的高品位的文学。易作,是相对小说、诗歌而言,一两千字,似乎用不了焚膏继晷,穷年累月地受罪,一旦要写,只要想写,摇笔即来。但难工,难出精品。难出精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读者读散文,要看真情、真性、真人。而写散文的人,则必须写真情、真性、真的自己,真情是第一位的,是散文的灵魂。这几年,一、三十年代一些作家的散文旧作,大行其道的原因,我看也正是那些散文反映出了作者的真性情,而五、六十年代曾被我们奉为模式的一些散文与读者的疏离,却也正由于在情感上折射出的虚假。文举兄的散文,是求真的。他写山写水写入,往往平实道来,甚或没有什么雕饰,不追求什么寓意,也不崇尚“卒章显志”。他笔下的商南的山水,他写母亲的回忆,他写卖花线的妇人……那是由于山水人物触动了他心灵之弦,他不能自己,似乎不写出,就难以得到心灵的平复。所以,我们不能不从他饱蘸着真挚之情的文字感受到他心之热,情之浓,从而与他的情感取得共震,接受他文字的感染。即就是书中一些杂文如《市井,不妨翻过来看》等,也可以洞见他的真情来,那篇写退休干部的备受冷落,真把世态人心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动情者是难以写出的。我也钟爱并写一些杂感,读文举兄此文,也不能不心有戚戚焉。
散文也是美文。美文云者,望文生义,优美文辞之谓。这当然不免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但什么是美呢?我觉得自然流畅,不刻意作态就是一种美。文举的文字之美正在于此,是一种质朴之美,天然之美,或日大美。这样说来,散文就真正易作了么?也不是。大美的背面,是作者的学问功底和驱遣自如的文字功夫,这只要读读书中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篇什如《我爱秦腔》、《表演艺术家与名演员》、《京娘、陶三春与忌讳》等等,即可了然。文举兄读书多,见识广,一经涉笔,真是腹笥丰盈,如数家珍,侃侃道来,令人神往和欣羡,更令我辈叹而弗能。
散文是灵魂的歌吟。读《醉人山风》使我又一次听到文举兄灵魂的歌吟,在我心版上又一次映现出“山多并不危崖耸天,水丰也很少激浪泛滥,纳雄秦秀楚之神韵,成南北文化之积淀,含英蕴秀,芬芳鲜活”的商南倩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