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都咸阳“耶稣族”
俗话说得好:人过一百,形形色色。在咸阳众多的市民中,却有那么一拨人,偏偏成帮结伙的作起了基督教的信徒,将耶稣奉为“救世主”。他们悲天悯人;他们天真善良且又固执;他们自命不凡甚至有些“神经质”
据了解,目前咸阳至少有2万属基督教教徒,但咸阳现在像样的教堂却只有两个。一座位于咸阳南侧烽火台处,一座伫立在咸阳东郊西北民院处。烽火台处每周星期日为讲道日,西北民院处则是每周星期六为讲道日(两家教堂似有派别之争)。当然啦,讲道集会日也不是完全绝对,隔三岔五亦有部分教徒赶了长路前往教堂祈祷还愿的。教堂只有两个,路程必定遥远,加之有些教徒身体欠佳,跑远路十分困难,于是乎,一些虔诚的教徒便私下商量搞了许多分点,以满足广大信徒的精神需要。某纺织厂退休女工李莲琴家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所两室一厅的单元楼房,为了搞好这个点,李老太太把家中仅有的一套老式家具也给卖了,并用卖家具的钱,置了许多凳子、垫子和扇子,将房稍加布置,便硬是在这儿安下了200多颗虔诚的心。每逢星期三晚上,大批教徒蜂涌而至,把单元房挤得水泄不通,就连小小厕所也被塞得满满堂堂。在这儿,他们背东面西,读圣经,念十条戒令,唱灵歌,交流心得体会,好不热闹。
笔者在采访这些教徒时发现,他们之中80%为离退休人员,10%为中年人,5%为青年人,3%为大学生,2%为中小学生。
一位老太婆说:“我信教是为了治病哩。”
一位大学生说:“我加入教会是为了研究宗教文化,体察民心。”
一位25岁的大姑娘羞答答地告诉笔者:“我是来求主保佑我找个好丈夫。”
一位10的小姑娘说:“我想求神保佑我数学能考个好分数”。
信教人慈悲为怀,他们的心底大都比较善良。某厂退休老工人张仁义,1985年退休后曾与人搭帮开了5年食堂,挣了不少钱。有了钱的张老头,去年初加入了基督教,该教主张仁慈博爱,积德而行善,张老头受其熏陶,后来便与另一教徒协作,此间常批发一些果品之类,以每日亏本10元计,平价销售。物美价廉,货好称足,购买者当然络绛不绝。尽管张老头有时被弄得很苦很累,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一位青工告诉笔者,一日他发现自家凉台上的蜂窝煤堆里钻进了一只足有6寸长的大老鼠,他想把它打死。次日,他从朋友处借了一只老鼠夹子,勾了一小块油条,悄悄放在了蜂窝煤堆上。可是,赶下午下班回家一看,老鼠不仅未被打死,连那块油条也给吃得光光的。正纳闷间,母亲来了,粗声吼道:“瞅啥呢?那老鼠夹子是我用擀面杖拨翻的。老鼠也是生灵哩。”说到这,这位青工叹道:“唉,我母亲信教简直都把人信傻了。”
何芳的父亲患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泄。何芳见父亲病情严重,就找了辆三轮车要拉父亲到医院去治疗。可父亲却死活不肯:“你就放心吧,我这病没事,主会保佑我的。”话毕,便闭眼“神呀主呀”地祈祷起来。何芳又气又急,只好到医院找来大夫,强行为父亲挂了吊针。父亲病好了。奇怪的是,何芳的父亲一口咬定不是医生医好的,而是“主”治好的。
咸阳市民信教热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田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