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七运会重心倾斜与重奖之风
本届全运会重心继续向奥运“倾斜”。为了与国际“接轨”,使中国体育大步跨进世界,首先破了全运会四年一度的“惯例”。1987年广州六运会前,我国运动员参加大赛,因袭从全运——奥运——亚运的“时间表”,不利新人成长。为“刀下见菜”,便于在奥运会中夺牌,我国将七运会往后拖了两年,形成了“全运(93年北京)——亚运(94年日本)——奥运(96年美国)”的良性循环。项目设置上,也实行“倾斜政策”。五、六、七三届全运,奥运项目水涨船高,分别达到20个,23和25个。在七运会记分与对奥运和非奥项目,自是“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前者取前8名,奖分9、7、6到1;后者则只奖前6名,分数由7、5、4到1。对田径、游泳等破奥运项目之记录者,犒赏有加,增奖一块金牌再加9分,并计入团体;对去年巴城奥运和冬奥会上的奖牌得主和在本届田径、游泳、跳水、举重(量)、射击项目上“团体并三名,皆投去“青眼”,以金、银、铜牌和9、7、6分计入代表团奖牌总数和总分之内”。据说,为“缩短战线,突击重点”,下一届即第8届全运会,将要对项目设置“大动手术”,由七运会的43项锐减为28项国内传统项目,除保留武术外,其余皆在淘汰之列。
尽管本届全运会的奖励,不可能与财大气粗的温布尔敦网球相比,动辄以48万和30万美金重奖男女单打冠军,但各团对七运会的奖牌及团体名额的垂青,远非常人想象得那么简单。因为全运会成了“衡量各地体委工作的重要标准”,六运会后,有的省区成绩差,体委主任被敲掉乌纱帽。故尔对全运会奖牌与名次,莫敢怠慢。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各代表团还是无不愿倾囊,重奖金牌得主。
据北京市委文史办的《全运风华》专刊透露,尽管国人对“澳星”发射有功者奖125元,而对奥运一块金牌奖逾百万,议论纷纷,最初所报官价,金牌为1万元民币,只略高于北京亚运(6000元)。因大战临近,各地又层层加码,赛前增至1.5至5万元之间。
我省上届全运会金牌位居全国第18名,总分22位,为“再上新台阶”,开出奖价,金3银2铜1(万),名次每分奖800元;本届夺标呼声最高的辽宁省,欲取粤军在六届全运会的霸主地位而代之,金牌开价更是“气慨不凡”,4万!据说西北某省,上届总分排23位,金牌25名,物以稀为贵,对金牌悬赏竟高达10万元!但与辽、沪、粤这样的大户相比,还是个零头!辽宁“马家军”4日在长跑项中表演出色,一次奖马拉松就是40万!现在行业体协也纷纷效仿,并明码标价。煤炭代表团,金2银1.5铜1万(元),名次每分1000元;连一向注重精神文明的解放军队,这次也开出了为金牌奖1.5万元的赏单。 (薛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