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尽力为12万纺织职工服务
——访省纺织工会主席陈虎强
“既然党和群众信任我,把我放到了这个位置上,我甘愿奉献毕生的力量,为12万纺织职工服务,为全省的纺织大业添砖加瓦。”这是省纺织工会主席陈虎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陈虎强1952年参加工作,在陕西第九棉纺织厂当过3年机修工人,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他先后担任过厂团委干事、车间团总支书记,1970年到1 980年在厂部从事行政工作,1981年调省纺织总公司,1983年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第一期培训班毕业,历任公司宣传部副部长,党办主任等职,1987年2月担任工会副主席、主席至今。
从履历上看,陈虎强从事工会工作的经历并不算长,但他肯钻研肯实干,任省总八届、九届常委、中国工会“十二大”代表、全国纺织工会常委。
在谈到如何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时,陈虎强强调说:“工会干部的素质高低是基层工作能否搞活的关键,我主张工会干部要认真学—学辩证法,要具备“三性”,即适应性,善于根据上级的方针、政策研究实际问题;主动性,光靠上级、党委布置去干不行,应积极主动了解情况,知道群众想什么,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工会应如何去发挥作用。虽然我们没有直接挑担子,但工会的重要性就是通过这些来体现的;创造性,工作中要多想些点子,要有所创造,看一个单位是不是先进,就要看有没有创造出有指导性的经验、做法。”“那么你认为当前工会干部还应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呢?”我插问道。“一定要重视法律的学习和研究,过去是重政策轻法律,重政策是对的,轻法律要改变,工会工作应向法制轨道靠拢,我已安排布置下去,要求各级工会每周抽出一定时间把有关法规、政策学好、学透。”
陈虎强重视政策、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早在1991年初,全省企业开始第二轮承包期间,他提出选择承包人要让职工说话。于是,工会一方面组织职工民主评议厂长,进行投票,达不到要求的不得继续承包,一方面认真领会当时的政策内涵,从全局的利益出发,促进承包顺利进行,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省总工会主席高盈民评价这一做法是“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他们的经验还被收入了全总《民主管理10年)一书。
在应答记者关于“目前纺织工业不景气,工会如何发挥作用开展工作”时,陈主席说,今年以来,省纺织系统各基层工会知难而进,积极配合党政尽心尽力开展工作。国棉一厂为搞好房改,先后召开了5次职工代表联席会,充分听取了职工意见。另外,我们还在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层层承包后,根据新形势,开辟新途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为企业生产经营作出了贡献。今后,我们纺织工会还将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尽心竭力维护职工利益。 (张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