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修路难护路更难
编辑同志:
不久前,读者来信如实地反映和批评了渭南市区行路难的情况。作为有关主管部门,渭南地区公路管理总段理当然地应引起高度重视。去冬今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段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投资600多万元,鏖战200多个日夜,分别对良田坡和渭河大桥以南的路段进行了拓宽改建;对毕家坡进行了中修罩面;对安西街和固市街进行了大修;对圣店街、城区前进路口和南塘路等坏路段进行了抢修。当地政府也积极配合,投资40多万元,于九月初修复了排水设施等等。从此以后再没有发生过交通受阻的现象。
但是,历史的经验证明,要根本解决渭南市区行路难的问题,一是要全社会予以关注,单靠公路部门一家是不行的;二、解决排水问题是关键。近二、三年来,城区一些公路法规淡薄的人,在公路沿线违章抬高地基建房或倾倒垃圾、污水,严重堵塞或损害了公路的排水设施,致使路面变窄、路基下陷、油层面脱落,坑槽连片。象渭河大桥至环北路口一段过境公路,因排水、垃圾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治。因此,尽管从1989年以来,几乎年年抢修,每次的费用不下五万元,但仍年年喊行路难。难怪,渭南公路段长单育森曾痛心地告诉笔者,城区公路每年清理垃圾达六千余方,其中,光租车费用就达四千余元,而毕家坡一段的垃圾年年可清理二千余方。这种修了坏,坏了修的恶性循环何时了?为此,公路部门强烈呼吁上级组织,迅速根治污水排人公路及乱占公路两侧排水设施等问题,同时,恳切希望公路沿线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共同维护路产路权,确保公路畅通无阻。
渭南地区公路管理总段王耀林李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