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0月09日
头版
01

走承包制与股份制相结合的道路

郭克勤

承包制从试点到全面推行,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发展中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承包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对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发展社会生产力,已经和正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承包制的一些弊端也就逐渐显露出来。

在承包中往往只注重研究分配问题,而忽略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有激励无约束的问题,致使部分企业中的短期行为、“留利使用不当”等弊端长期难以解决,关于承包基数确定问题,多数企业很不科学,很不规范。对产值、产量、利润等“硬指标”没有科学测算,而是承包人和发包人讨价还价后折衷定下来的;对关于如何提高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如何提高领导班子政治业务素质等精神文明方面的“软指标”更没有合理的量化指标;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多数企业承包前没有科学的评估,承包后没有严格的审计,致使一些短期行为的承包者在承包期内拼设备,“竭泽而渔”式的生产经营方式,看来生产一时上去了,实则对生产力破坏很大;以包代管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企业承包以后疏于管理,往往习惯于眼睛向外,只要求国家放权让利,却不向企业内部挖潜力。不是以包促管而是以包代管。结果把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都丢了,往往是承包人个人说了算,造成管理上的倒退;《条例》给企业的十四项权力落不实,如抵制摊派问题,用人权问题很难落实,这样承包人就很难负责;承包后的奖罚很难兑现,厂长(经理)的收入与一般职工没有拉开档次,没有经济承受能力,所以是奖可兑现,罚难实施等等。

承包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在目前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仍不失作为现行企业经营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它的优越性必竟还是主要的,且在国有企业中较易推行。因而,对承包责任制只能是一要坚持,二要完善。首先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真正让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和约束机制,保持国有资产的增殖能力;其次要从严治厂,强化管理,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最终要达到自负盈亏。要真正做到自负盈亏,就必须把国有企业从经营者的位置转到所有者的位置上,使企业不但有经营权,还要有所有权。这就只有通过股份制来解决这一矛盾。使企业真正具有法人地位。股东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和董事的信托责任,以此解决全民所有与企业自负盈亏的矛盾。即国家代表股东,以出资额对每个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并委托董事进行经营,企业则在法人资产的基础上自负盈亏

实行股份制有许多优越性。比如国家对企业可以变无限责任为有限责任,所有者代表从企业外部进入企业内部,企业从名义法人变成真正法人,喊了多年政企分开也可得以真正实现。

承包制与股份制各有利弊,应该同时推行。各企业采取何种形式应因单位而异。总的应该以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积极大胆地试行股份制,走承包与股份相结合的道路,从而大大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作者系陕西省钢窗厂党委书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