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0月28日
第2版
02

不该凋谢的花朵

——少年犯罪现象一瞥

少年,祖国的花朵。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冲击,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涌进校园,形成一股暗流,侵蚀着少年儿童稚嫩的心灵。

据某县公安机关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该县今年1至7月份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59起,其中少年作案36起,占作案总数的22.6%;抓获作案人员129人,而15岁以下少年儿童就有41人,占作案人员总数的31.8%。少年犯罪何以增多?令人深思。

(一)

张健,某初中二年级学生。一次,从同学小军手中借到一本街头流行刊物,立即被其中种种绑架、敲诈、盗窃案件的描写所吸引,不禁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天高月黑的夜晚,他带着好奇心理,将一封恐吓信塞进一名个体户家中,以“飞鹰帮”名义,敲诈2000元,并且利用夜色掩护,多次用石子砸门恫吓该个体户,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目前,个体书摊急剧增多,一些个体书贩为了牟取暴利,非法出售国家禁销书刊,有的甚至将书摊摆在学校门前,直接向学生传播色情、暴力、凶杀,极大危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少年儿童心灵单纯,抵御能力差,一些孩子便不自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

随着录像厅、卡拉OK舞厅、电子游戏厅等娱乐行业的兴起,诱使一些少年儿童享乐欲膨胀。据某县调查,从今年元月份至今破获的少年儿童盗窃案件中,赃款赃物总价值3万余元,大部分消费在电子游戏厅、影视厅、台球案、餐厅等。14岁的李飞喜欢潇洒,玩派,经常与一些学生出入电子游戏厅、卡拉OK舞厅。没钱玩电子游戏机,便用钢笔、书包、文具盒、录像带等折价抵费,后因盗窃商店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一年。令人不解的是,李飞盗窃来的赃物全部被个体收购点、娱乐厅、小摊小贩廉价收购,转手倒卖,无形中促使了少年犯罪。

(三)

学校教育手段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少年儿童上进的积极性。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外辅导、假期作业、模拟考试占据了学生正当的娱乐活动,学生感到生活枯燥乏味,再加上一些教师教育方法粗暴,经常对学生采用体罚、训斥、经济处罚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学校保持多年的家访活动也取消了。一些学生聚在一块吸烟、饮酒竟无人问津。某校初中学生郭某、徐某、姚某,为逃避学习负担,去“外面的世界”寻找解脱。一天晚上,3人合伙撬开一家商店大门,盗走“金丝猴”香烟30条、“黄公主”50条,出售给外地司机后,获赃款700元外逃。

(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道德品质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教育方式简单,对孩子动辄打骂;有的家长忙于挣钱,对子女疏于管理,经常给儿女大量的零花钱,却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的家庭夫妻离异,孩子无人管束,任其自由发展;还有一些家长利用休息时间抽彩头、打麻将,支使孩子端茶敬烟,长期耳濡目染,使少年儿童不自觉地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当孩子东窗事发,走人高墙之后,这才大吃一惊。

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教育好青少年,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而且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这些幼苗茁壮成长。(屈红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