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09日
头版
01

资源不能再生破坏必须制止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披露的《渭北统配大煤田惨遭小煤窑“蚕食”》消息,着实令人震惊。

矿产资源是国家宝贵的物质财富,我国现有能源的70%以上是煤炭资源。一旦遭到人为的破坏,将永远无法复生。渭北一些地方的个体煤矿、个体联办煤矿和乡村集体小煤矿,为了眼前、局部利益和私人股东的利益,无视国家《矿产资源法》,在国有统配大煤田范围内胡挖滥采,采一弃九,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而且违犯了国家《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众所周知,我国的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开采量的逐年加大,煤炭储量日益减少。因此,合理的开采使用煤炭资源,保护煤炭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纵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爱护资源,有计划的封闭资源,尽量从国外进口煤炭,甚至买来煤炭后又深藏海底,以防止能源枯竭。这种有备无患的战略眼光和做法,与我们的资源破坏和浪费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倘若我们任其发展,上愧对祖宗,下贻害子孙。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果断措施,对那些乱挖滥采,“蚕食”国有统配大煤田的小煤窑进行清理整顿,坚决刹住这种“小窑吃大矿”破坏国家资源的现象。

▼目前,通往朱家河煤矿的国家三级铁路(罕——东)线,因小煤矿在地下的盲目开采,路基已有多处下沉,478米长的白家河隧道,有100多米长的隧道腰拱衔接处裂缝达1—2厘米,致使道拱变形。

图为白家河隧道外部裂缝。

桂子摄

▲在白水县至尧和镇和杜康镇的公路两旁,五花八门的小煤矿界碑林立。图为其中的两个。桂子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