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昔日不足百只如今双百有余
佛坪为拯救国宝大熊猫立了大功
本报讯 佛坪野生动物管护组织及全县广大人民群众,20几年来,精心救护繁育被称为“国宝”和“世界动物明星”的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使大熊猫从70年代的不足百只发展到目前的200多只,品种毛色上除黑白相间的外,还有白色、棕色。为保住这一国宝并使其“家丁兴旺”立下了汗马功劳。
佛坪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山恋腹地,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境内沟壑纵横,森林及竹类丰富,是大熊猫的理想栖息地,成为我国大熊猫3大分布区之一。早在50年代该县境内就发现有大熊猫活动。近20多年中,为抢救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该地区设立了多个保护组织和研究机构。这些组织为大熊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饮食和栖息、医疗保健条件,并教育全县群众爱护大熊猫,照顾喂养闯入村宅的大熊猫,救护受伤的大熊猫,并适时放其回归山林。
1983年箭竹开花枯死,大熊猫突然断了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佛坪县政府及其设在境内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省龙草坪林业局,紧急动员,分别组建了抢救小组,多方为大熊猫筹措食品,追寻踪迹投放,使这些国宝顺利度过这一劫难。
从1983年来,佛坪除保护养育境内的大熊猫外,还抢救了19只生病或受伤的大熊猫。这些大熊猫除4只因病重未治愈外,其余15只均被救成活,其中10只放归大自然,5只在有关单位寄养或展出。这5只中被称为“丹丹”和“弯弯”的,还繁育了5个儿女,被誉为英雄父母。 (李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