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30日
头版
01

走向市场天地宽

雷深

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做为厂长(经理)每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要把一个企业带好,确实很难很难。市场像大海,企业像只船,中国有句俗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寓意深长。如果一个企业不走市场经济这条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要搞活,谈何容易。我想结合我厂实际,浅谈一下个人在这方面的体会。

我厂是以生产石墨电极为主的企业,在陕西算是“独生子”。可企业诞生于国家治理整顿的1987年,竣工于国家紧缩银根的1990年,真是生不逢时。再加上企业流动资金奇缺,产品供大于求,没有市场,迫使工厂不得不于1988年12月给职工放了一年多长假,企业到了下马的边缘。怎么办?退,只有死路一条。靠?靠上级?靠别人恩赐?那是万万办不到的!我们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可市场机制,迫使国营企业也要靠竞争手段,靠企业自身转换机制,靠决策人的市场经营意识。当时,我们把放假的职工招回,还收了300多名职工,进行一个多月的军训,使他们从思想作风上、劳动组织纪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发动职工自己动手修水泥路面,安装设备,到了年底基建全线竣工,使企业向市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计划经济对国有企业来说,那可真是保护伞,一切听从上面的,照章办事就行。可市场经济就不同了。你被动就要挨打,企业亏损,职工受穷,你当厂长的脸上也无光彩。我们按照《条例》赋予企业的权利,当企业进入生产前,就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设置工厂各职能部门,注重企业内部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尤其是对销售人员实行“定人、定片、定任务、定费用、定奖惩”和“包签定合同、包收货款、包及时服务、包信息反馈”的“六定四包”承包责任制和相应的奖罚制度,把销售人员推向市场,产品很快敲开了市场的大门。我们提出“谁砸了产品质量,就砸谁的饭碗”的口号,使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标。我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深入用户单位,主动征询意见,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

由于我们产品质量过硬,很快占领了市场,令一些同行刮目相待。今年我厂已提前一个多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产销平衡,实现了1991年提出的“一年稳定、二年提高、三年达标的发展目标”。如果要问我有什么好的经验,一句话:走向市场天地宽!

(作者系陕西炭素厂厂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