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访刘海粟大师 闽惠芬的家庭生活 漫游华岳庙 雪 景 灵崖觅古 图片新闻 黄金荣杜月笙胡传魁座山雕结局考: 大陆MTV,你并不潇洒 如今何处有羌村 古韵今魂 秋韵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灵崖觅古

文/兰囝

灵崖寺,位于略阳县东七里,在半山腰,它有一般寺院所共有的那种静寂、肃穆、神秘的景象。

走进寺门,左侧蹲有一巨大的铁制独角兽,相传,在清代略阳屡发大水,人们就造出一个象征正义和力量的镇水兽,它虽没有镇住水,但却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

往里走,在一个廊沿下,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横着一个一尺五寸见方的石块,出于好奇,凑近一看:上面写着“仪制令”三个字,下面的小字是: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下面是竖排的:“贱避贵,短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四句话,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轻避重”,日常生活中就有“轻车不挡重车道”的诠释,而“贱避贵”却带有明显的封建烙印,对我国的交通规则的渊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再往前走,穿过一所宅院,看到一个圆圆的,尖尖的,铁锥样的东西,人们叫它“莫奈何”,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寻根问底。原来,这“莫奈何”并不是如今的面目,它原来的样子象舂米的石臼,里面有个铁锥,能晃动却取不出来,所以叫“莫奈何”。相传在封建社会,夫妻不生孩子的,都认为是女人的错。由家人领着女人来拜这“莫奈何”就能得到孩子,为此这里的香火着实旺过一阵子呢,这个“莫奈何”便成了男性的象征,后来人们用水泥灌了,留下了这样一座铁疙瘩。

过了“奈何桥”,一排排的佛像下都燃着香火,崖壁上有一道道流下的水痕,向导说这叫“药眼佛”,用这水抹在眼睛上治眼病。我连忙虔诚地用手抹了点在眼睛上,果然渗着凉气,清凉清凉的,似乎觉得眼睛亮了许多,不由对此生出许多神秘的感觉。

灵崖寺的月门上题着“地可避秦”四个字,据说是《汉书》记载:此地在战国时期连年大战期间却独享宁静,给此地增加了不少的灵气,真没想到,灵崖寺虽小,却内容丰富,值得一看,如有机会来略阳,千万别错过去灵崖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