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2月05日
头版
01

洋老板潇洒赚一回

2月1日,西安首次拍卖企业闲置物品。

杨森公司内,一间工棚宽绰简陋,没有座位。不经意扯起的“拍卖会”红布下,三四百人头攒动。有人在冰地上跺脚,有人搓手,有人高声喊:“9点过了,还不开始卖!”

西大博士生赵守国告诉记者,这个公司工程部的外籍老板弗兰克说,闲置物价值是“0”,能卖多少算多少。赵代表西安产权交易所应约前来,是合作主持这次拍卖的经纪人之一。他说:“杨森自动化程度高,器材设备等与速度不相适应时,随即淘汰。这反映了先进企业的快节奏。”

据记者了解,杨森有个车间,欲上而未上,设备进来,有的至今未曾开箱,已睡过六七年了。这次拍卖设备、建材、电器、仪表等,有8类260多种,单件报价3元到10万不等。

10时许,一辆大修过的红色波罗乃茨轿车首先被叫卖:“一万二千元,谁要?”话音刚落,“唰”,十八九个字号牌从人群中冒出,白亮亮一片。“一万五!”白色不减。“一万八!”字号牌少去一半。“二万五!”仍有四个牌子挺竖……“二万九!”还有两个牌子不倒。“三万一千元!”竞价与一辆新车3.4万的售价已相差无几了,场上寂然,号牌无出。“三万零五百!”这时,一个牌子慢慢举起。此价连叫两遍之后,“嘡”,一声锣响:“成交!车归166号。”据说,新车主是位个体户。

紧接着,一辆解放卡车,底价由5000元“炒”到1.5万元卖出;16台底价600—1000多元的计算机,也个个“炒”热,以高出底价二三倍的钱被竞购一空。一自称是省二轻压力容器检验站的青年,掏4500元买下一辆缺轮中型津产带篷旧货车。他说:“这是为单位买的。回去再花3000元大修一下,七八千元一辆车,还值。”

11时半,首轮叫卖结束。底价2.2万元的23件闲置物品,以近7万元竞价售罄,无一再闲卧。这一次,杨森公司的洋老板,在我省产权改革面向市场之路上,聪明地先行一步,又意外而潇洒地赚了西安人一回。本报讯者薛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