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3月24日
第2版
02

雷锋精神在闪光

——洋县供销社岗位学雷锋二三事

在洋县供销社,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近年来,他们坚持学雷锋与行业本职相结合,注重实效不间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雷锋之歌。

(一)

去年4月,党委书记张正庆随县上领导下乡到酉水,了解到部分群众生活、生产无着落,返社即与其他领导碰头,决定面对酉水区的阳河、站房等4乡特困户雪中送炭。除无偿赠送碳铵8000公斤,并在6月底前对4乡群众生产所需碳铵、农膜、煤油实行让利供应,帮助群众安排好生产。6月下旬,站房、八龙等乡的庄稼相继被无情的冰雹打得稀烂,许多农民面对苍天流泪涟涟。县社决定再拿出8000公斤碳铵赈济酉水灾民。供销社的职工们率先为站房乡灾民捐款500元,解决特困户的燃眉之急。生产资料公司派出庄稼医生和农资技术人员到八龙乡17个小组逐田察看,对症下药,8次出车送药送肥送机器,采取“两防一喷”补救措施,终使2250亩稻禾劫后逢生,全获丰收。

在黄金峡乡,由于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使该地早已名不副实。去冬,当地决定接通高压电,但财力不足。新铺供销社除挤出1万元资金,还抽出20多名强壮职工参加义务栽杆劳动。这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深受干部群众好评,他们纷纷赞扬说:“供销社是九十年代的活雷锋!职工是农民的贴心人!”

(二)

1990年,罕见的苏皖特大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也牵扯着洋县供销人的心扉。职工纷纷解囊相助,3元、5元、10元……汇聚着全系统千余职工情谊的3000多元现金和粮票,通过政府部门送向苏皖人民手中。谁知天公肆虐,一场狂风暴雨,滑坡,泥石流,使本县汉江区瞬间也沦为重灾区。消息传来,县社几名主要领导带头解囊。很快,400多名同志捐助的2000余元现金和粮票、衣物、送到汉江区人民手中。不久,酉水区良心乡也遭特大暴雨袭击,更使贫困山民雪上加霜。素有“扁担、背篓精神”的金水供销社,40多名职工硬是肩挑背扛,脚踩泥泞,把34种、2万余元的商品送往灾区。

(三)

1991年4月的一天中午,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民到县社办公室,连连向县社干部鞠躬道谢,感谢救命之恩,给了他娃第二次生命。原来,几天前县社干部翟炳林、李纪明等去茅坪供销社。当车行至麻洞梁附近,突然发现路边一青年在血泊中挣扎呼救。他们立即停车询问,方知发生了杀人抢劫案。随即兵分两路,一路持棍追歹徒,一路扶伤者到附近为伤者包扎止血。他们的正义行动,得到县运司职工的帮助,一同把伤者送往茅坪地段医院,并及时报案,使弱者得救,歹徒很快落入法网。县社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称号。 (杨建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