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无悔无憾的人生
——记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中行职工刘晓东、黄志旺
(上接第一版)12·18惨案震惊了古城榆林,榆溪河在哭泣,红山在悲哀。不少群众围在凯歌储蓄所门前失声痛哭,哀悼这两个好后生不该走的这样早,这样匆忙。愤怒地斥责惨无人道的行凶歹徒,要求公安机关迅速破案,缉拿凶手,为烈士报仇,为人民除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晓东,黄志旺保护国家财产,勇斗歹徒的壮烈行为正是来源于他们对人生的正确追求和无私无畏的高尚道德精神。
20岁的共青团员刘晓东,1992年6月毕业于省银行学校后即分配在中行榆林支行工作。邻居街坊谈起晓东,个个都翘大拇指。
晓东家在马店巷。他家负责保管自来水,放水任务自然落在晓东肩上。冬天水管常被冻住,他早早起来,用火烘烤管道。水来了,他又挨家挨户通知。谁家缺劳力,他帮着把水挑去。马店巷的住户,没人不知道他的。
乐于助人,帮助他人,已成为晓东平时生活中的常事。一次,邻居刘克协上厕所时,心肌梗塞病复发,摔倒在厕所里。晓东听到呼救声,赶紧跑去,不顾厕所的脏臭和患者身上的污物,将刘克协背出来,立即抢救。事后刘克协说“若不是晓东,我恐怕也活不到今天”。
晓东在省银行学校上学期间,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夏日,有的同学没蚊帐,他把自己的蚊帐让出去,晚上却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路很长,我才走了五分之一,我还要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也许我太幼稚,但我坚信,以后的路我会认真走下去,走过无悔无憾的人生。”
22岁的共青团员黄志旺,1990年6月毕业于榆林职业中学。1992年2月被分配到中行榆林支行。
黄志旺出生在工人家庭,工人阶级大公无私、质朴无华的优良思想,熏陶造就他那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品德。在黄志旺的家乡,村民们对他的事迹,真是说不完,诉不清。马翠芳说:“有一次我从坡下往家拉水,坡陡,我怎么也拉不上,志旺下班路过,急忙放下自行车,帮我把水拉回一里外的家里。”吴三虎说:“我文化不高,姑娘上中学,儿子上小学。志旺到我家帮娃们辅导功课,还常帮我给地里送粪,挖洋芋,做了不少农活。”尤君孝说:“志旺人好,我家的电视机、收录机坏了,他修好,也不要钱。”……
说起黄志旺帮助邻居修家电的事,他妈妈冉晓霞拉开两个抽屉,让我们看,里面全是修理家电的工具,仪表,以及一些零部件。冉晓霞说:家里像个修理部,桌上、炕上都是志旺要修的电视机、收音机。他下班回来,常被人叫去修家电。他月工资才百十多元。可为别人修家电从不收一分钱。零件坏了,自己掏腰包配上。他修过多少电器,花了多少钱,谁也不知道。黄母从志旺住屋中抱出一床被褥,上面补丁摞补丁,几件朴素整洁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内衣,已破了好几处,可黄志旺把仅有的一点钱,用在了为大伙做好事上。
对于工作,他俩更是极端负责。去年,一度全国储蓄大滑坡,可该所的存款余额却净增205万元,被省中行评为标准化储蓄所。这与刘晓东、黄志旺以及该所其他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次,一个体户到该所存款5万元。刘晓东、黄志旺反复清点,发现长款900元,并当场退还。那人十分感激,拿出200元酬谢,被他二人谢绝。据统计,他俩工作一年多,退还的长款就达2145元。
刘晓东、黄志旺时刻想着储户。该所附近有不少个体户,常用零钱,晓东心细,每次接库款都要多准备些小票,有时还专程送去。黄志旺也把修家电的特长,用在为储户服务上,免费修理,取得了储户的信任,并吸收了大量存款。去年,他俩仅业余揽储就达50万元。
刘晓东、黄志旺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们的誓言,“走过了无悔无憾的人生”,为自己短暂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时光流逝,含泪的黄土铭记着他们的英雄事迹,呼啸的朔风,依然在为他们哭泣,人们不时地在他俩坟前,献上一束束花。他俩的名字像一切为人民利益献身的烈士一样,永远镌刻在榆林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