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4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调查“大礼拜” “顶棚漏了” 琴韵 “小皇帝”的“杰作” 图片新闻 风不作美 早使用受益无穷 父亲戒烟 幽默五则 春(版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小皇帝”的“杰作”

吴文龙

家有九岁独子,生性爱动,别说平时,就连上课也左晃右摆,如坐针毡,老师为之头疼;吃饭挑肥拣瘦,一顿没肉就要甩筷子“绝食”;走路经常沿着墙根、擦着墙壁、踢着石子,踢破的鞋子扔了一双又一双;学习虽说不笨,但总是神不守舍,成绩忽上忽下。由小见大,恐怕是个难成器的料。可做为“小皇帝”,他总有一种优越感,常干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有三次“非凡”的表现。

有一次,数学成绩本来常在前6名“浮动”的他却一下子跌到第26名。当他拿着考卷让我签字时,我及妻气得连午饭都没吃,并轮番用语言炮弹向儿子“轰炸”,然后把他锁在家里(下午不上学)令其反省。这下可好,等我们下班回来,家中两个房间犹如被日本鬼子扫荡过。没等我发火,儿子就攥着拳头一本正经地说:“我要自由……”

一个星期天,儿子在他的房间门上贴了一张“我在学习、请勿打扰”的字条,大概是受了电视剧《小爽的一家》的启示。我及妻暗喜,说话、做事尽量把声音压得低低的,惟恐影响了宝贝儿子的学习。谁知两个小时过去了仍不见动静,我推门一看,哎,儿子头歪在桌子上进入了梦乡,桌上散放着一堆《西游记》连环画。

儿子最“精彩”的表现是近几天的事:晚饭后,我品着茶,吸着烟,兴致勃勃地看《新闻联播》,妻子在一旁织毛衣,儿子在他的“宫殿”里做手工作业。这是家中一天难得的全员就位且风平浪静的“黄金”时光。不一会儿,儿子的声音传过来:“爸爸,快过来!”此刻,我正全神贯注地收看关于俄罗斯政府与议会斗争的报道,所以没理睬他。儿子等不及就跑来强拉硬拽,我极不情愿地过去一看,肺都气炸了。在写字台上,工工整整地用橡皮泥捏了“吴文龙之墓”几个字。吴文龙是谁?吴文龙是我,他的老子!平时很少动怒的我一反常态,拳脚相加;儿子没料到会受到此般“赞赏”,一边掉着泪,一边怯生生地辩解:“开个玩笑嘛!”“开玩笑?人家的孩子七、八岁都在国际上获大奖了,你却在想方设法骂家长,没出息的东西,这次我饶不了你!”妻子闻之也过来并坚定地旗帜鲜明地站在我一边。

如何惩治他呢?打骂毕竟属下策,于是我想到了在单位上有时采用的行政手段:写出深刻检查。这样可使其“认罪”,又益于写作,岂不两全其美!那几天,我始终阴沉着脸。儿子似乎变了,写作业非常自觉,吃饭也规矩了,倒垃圾刷碗筷等家务活也抢着干,有时还主动给我及妻搭腔套近乎:“爸爸,今天数学考了100分”;“妈妈,我们今天上体育课爬山了。”我根本不理他,儿子竟蔫了,整天提心吊胆的不说一句话,生怕再“点燃”了“弹药库”。一直等他捧上修改了多遍的检查时,我那张“对不起观众”的长脸才逐渐“阴转晴”。于是,儿子在压抑了数天后又恢复了“庐山真面目”,真是本性未改,朽木难雕——这就是我那可气可笑亦可爱的“小皇帝”。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