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打工潇洒走华夏
热点调查 文/李国庆
曾几何时,在中国开放的特区与开放的城市,冷不丁就冒出了许多金黄发绺蓝色眼瞳的“洋打工(在中国打工的外国人)”。在广东上海北京乃至全国各大城市,你都会在服务行业或三资企业等场所里窥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诚惶诚恐却又诚心诚意地称国人为“阿sir(先生)”、“boss(老板)”,心安理得地用热忱的工作态度赚取薪水、小费。
由于这些“洋打工”的来源渠道不一,国籍众多,且分布于中国的各个省市,故极难统计他们的在华人数。但据记者粗略估计,撇开其他城市不算,单深圳市最少也有“洋打工”达3000人之众。
看看洋妞,翻身当一回主人。
“洋打工”让国人感到新鲜而气畅。
豪仔的母亲千里迢迢地来到广州,看望在这座城市里工作的儿子。那天,豪仔带她去位于人民北路的南海渔村。刚到门口,便见两个身材高大,穿着红袍包着头巾,蓄着黑漆漆的大胡子的印度佬站在门前,正弯着腰开启门扇。解放前曾在上海滩纺织厂当过女工的豪仔妈顿时亿起厂里那个凶神恶煞的印度“摩打”,吓得呆立一旁,再也不敢前行寸步。豪仔见此笑着解释道,这是渔村请来的两位名叫B星和咖喱星的门卫。“过去我低着头为他们做工,现在他们弯着腰替我开门,真是风水一年一转呀”。豪仔妈不禁顿生豪气,昂首挺胸地从卑躬而待的印度人身旁走过。
并不富饶的某北方城市里,近日新开张了一爿酒店。说起来,该酒店菜肴、装饰都很一般,但它的生意却“海”得惊人,原来该店聘请了几名俄罗斯女郎做服务员。许多主顾都抱着“看看洋妞”、“尝尝洋妞服务的滋味”的心态而来。俄罗斯虔诚的服务与独特的姿色使酒店的生意日益高涨。
广州的花园酒店咖啡厅里曾雇用了四名菲律宾歌手。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星斗悄然而至之时。他们就用各具特色的歌喉放声而唱,那低沉修扬旋律优美的菲律宾歌曲,常使那些轻啜咖啡聆听音韵的青年人动情不已,深深地坠入某种异国情调之中,成为良宵月夜怡神静思的最佳所在。
中国人很可爱。中国的世界很精彩。
“洋打工”也极想获得一张中国“绿卡”。
就在诸多国人千方百计地想冲出国门,去“外面的世界”潇洒今生之时,那些“洋打工”却被中国的温情所感动,极愿获得一张长期居留中国的“绿卡”。
受雇于上海某高等学府的教授约翰,刚刚来华之际,他携着对“共产党国家”的畏惧心理,小心翼翼地踏上了中国的热土。很快,他就发现上海并不是美国报刊所宣扬的“没有人权、没有自由”的国家。相反,这里的人很温和,待人也极度热忱,丝毫也不是美国那般的淡漠人情。最令约翰教授难忘的是,去年,他那放着护照与4000余元外汇券的钱包不慎丢失了。在他百般颓丧之际,派出所的同志将钱包送至他的手中。他对记者说:“在我的签约期满时,我将竭尽全力与校方续签,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洋溢着古老温情的国度”。
来自于欧州的索菲亚小姐,目前正在广州某酒店端盘递水,是一个很称职的侍应小姐,她从小就酷爱旅游,曾经游历过包括法国、瑞士、新加坡等8个城市,饱览了秀丽的风光与名山大川。去年她来到中国,登上了长城,戏水于漓江。中国的风光使她彻底作了迷,囊中羞涩却不容她尽览无数的中国景色。于是,她心甘情愿地留在中国当起了“洋打工”,一边聚敛钱财,一边研究中国民俗,为以后游遍中国奠定基础。
当然,象索菲亚这般浪漫的“洋打工”并不多,他们来中国更多的是为了挣钱为了生计。在北京某三资企业打工的日本人森村,他对笔者如是说,“在中国打工,我的工资每月有20万日元,比在日本工作要少几万日元。但中国的物价比日本低廉得多,在日本工作我只能勉强度日,在中国工作我却每月都有10多万日元的积蓄。这是我当初想也不敢想的‘天方夜谭’呀。”一般的“洋打工”在中国月收入有4000元人民币左右,或许并没有他们在本国挣得多,但中国的低消费却使他们的实际收入远远超过在本国工作。
超越国界的热忱。崇高的敬业精神。
“洋打工”从西方带来了崭新的处世之道。
“洋打工”蜂涌华夏大地,给闭关已久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观念,又为中国发展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因素。当初南海渔村让老外看门,很多广州人感到惊讶而好奇,随着时间的飘逝,人们逐渐将之视为平常。而老外看门,却又理所当然地吸引了许多旅游客人,获益匪浅。
在华北某重型机械厂打工的英国人威廉,他曾就读于英国著名的大学,对机械业有很深的研究,并有较高的选诣。他的敬业精神在该厂是有口皆碑,节假日都难得休息一次。非但如此,他还精心揣摩程序复杂的冲压系统,遍阅国外同类工艺技法,多次动手实验,终于研制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既消弱了工作强度,又节约了该厂的开支成本。
更让中国人为之感激的是受雇于广州民间教育机构“现代英语中心”的外籍教员罗伯特等人。罗伯特为了让他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口语,每天晚上都主动加一节课,且分文不取。同在该中心任教的安琪和鲍勃等人也同样是乐于助人,热衷于公益事业。那年广州举行“首届教育基金百万行”活动,安琪和鲍勃肩扛横幅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的那份坦诚,那份热情,使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动容不已,深感敬佩。
不庸讳言,“洋打工”的到来,为国人增长志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忆当初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不知刺伤了多少国人的爱国心扉。如间乾坤倒转,洋人也到中国来打工,岂能不振奋国人的雄浑之心。
没有签证的洋佬。触及现代文明的洋妞。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亟待改观。
“洋打工”群落诞生,使国人欣喜地发现,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环境和劳工制度已经引发众所瞩目,已对外国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磁场,正在慢慢地向国际化靠拢。
然而,“洋打工”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有利因素,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课题。
去年,广州公安部门对外来人口进行突击清查,发现不少私人出租屋中住有形形式式的外国人,他们大都没有经签证或签证已经过期,以及没有国内就业许可证无法租住旅馆的闲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当地近来发生的偷窃、抢劫案件有关。
深圳最近也收容了一批巴基斯坦劳工,他们未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居留权及就业许可证,擅自在深圳住下,并炒卖外汇、酗酒闹事。珠海三角州一带还出现一些身份不明的外籍劳工使用假美金,严重扰乱了当地的金融秩序。
1993年5月,重庆某大宾馆聘请了一支俄罗斯表演队到川城演出,惹出了好大的一串风流韵事。而湖南某歌舞团聘请的一名俄罗斯女郎,靠表演淫秽下流的舞蹈招徕观众,引得众说纷纭。在广东,甚至有一些经营思想不端正的餐饮娱乐企业,他们深晓洋人伺侯国人顾客所带来的刺激,于是招收一批外籍女服务员,充当“三陪女郎”,甚至还有搞色情服务的迹象,在社会中引起了不良的反响。
尾声。并非无言的结局
国门洞开之后,有出去的,就有进来的。
“洋打工”作为中国打工族中的新潮群落。她的诞生,给国人讲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平添了一幕幕亮丽灼目的风景。
虽然目前境外人员在中国打工的人数不算多,但是隐患已经存在。如何管理好外籍劳工,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了。当然,有公安部颁发的《关于对外国人来华就业依法加强管理的通知》,有各级执法部门对外籍劳工出入境的从严监督,此等劣风根治之日已是近在眼前。
国门敞开以后不可以关闭。但这一切都在呼唤着外籍劳动管理体系的早完善。读罢此文,或许会给你很多的启迪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