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5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茂陵揽胜 外国幽默 曲流(版画) 拒绝总统参观的启示 勿惠奸宄 扶助 童趣 善待地球 图片新闻 谚语 第25届世界杯龙虎榜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茂陵揽胜

文/杜明

自古云:“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关中平原,帝王将相陵冢成群,星罗棋布,尤以古都咸阳为最,有道是“三原楼子泾阳塔,赛不过咸阳冢疙瘩。”清明节后,日暖花开,同友人驱车首次到驰名中外的茂陵游览。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咸阳西北约15公里的兴平县南位乡策村,是咸阳原上西汉帝陵排列最西边的一座。西汉时此处属槐里县的茂乡,故称“茂陵”。

武帝陵

成荫的松柏披满全身,绿色的庄稼浸浴着根基,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依旧雄伟庄严。

营建用了53年,耗资占取全国每年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堪称西汉王朝11个皇帝陵之最。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形如覆斗,恢宏壮观。向来访者表明:在西汉王朝中,武帝雄才大略,威名显赫,执政最长,在位54年,功业政绩最卓著,文治武功在汉代帝王中无与伦比。

登陵的土封冢,远眺四方,毗邻的二十多个陪葬墓冢映入眼帘,安闲平静的凸躺在绿色沃野。昔日抗击匈奴,巩固边疆,冶铁煮盐,贸易运输,兴水利、重农桑,通西域,发展文化艺术一幕幕顿时浮现脑海。

大型石刻

由碳酸钙组成但却远远超过碳酸钙的价值。

两千一百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打雪压不仅无损于“一根毫毛”,反而“炼就”出恢宏的气魄与豪迈的风格。成为人类艺术中价值连城的稀世瑰宝,如金似玉的演映和散发着古朴,雄壮,浑厚艺术佳作的光芒,为中外游客所赞叹。

静中有动的“卧马”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内在力量;“跃马”雄姿,形神兼备,腾跃的瞬间动作惟妙惟肖,深得游人赞美;“怪兽吃羊”的生死搏斗场面紧张激烈,令人触目惊心;若不留心,“蛙”只看似一方磐石,细心端详,才会发现匠心独运的绝妙之处;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的“野猪”是用一块从山崖上崩裂的条石来造型的,伏贴地面,凶残狡诈,大有“扰”之欲“攻”之势;“马踏匈奴”是公认的石刻群中的主体:姿态威武,坚实有力的马腹下,一个须发蓬松零乱的匈奴人仰卧地面,左手拿弓,右手持箭,双腿卷屈,狼狈挣扎的状态十分逼真。象征着汉王朝军事实力的强大,昭示出来犯者的下场,堪称具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杰作。

你的存在,不仅开辟了中华民族“借石拟形”的最早先例,而且有力地驳斥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石刻源于古巴比伦的谬谈。

霍去病墓

巨石嶙峋,巍峨挺拔,松柏郁郁葱葱的“祁连山”,借以纪念抗匈业绩。

18岁率兵出征,24岁为国捐躯,“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的加封足见劳苦功高。“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无私精神使武帝钦佩,叫后人尊崇。“倒看北斗星”的故事仍广为流传。

“祁连山”的盘道栏杆,左青龙右白虎,具有汉代特色。沿曲栏回径登“山”顶,凭藉“览胜亭”,纵观横览,极目远眺,渭水飘带,陇海如龙,咸阳楼林,九崾入云,秦岭连绵,沃野风光八百里,全收眼底。俯视博物馆内:楼阁参差,殿宇错落,卷檐飞凤,翘脊卧虎,文物、山水、园林竞相媲美。不禁使游人心矿神怡,悠然自得。(霍去病墓冢是以祁连山形状修建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