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23日
头版
01

当一名好工人

——记庆安公司工人技师王旺明

在庆安公司106所一车间数控室,一个两平方米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七八件油光锃亮的工装夹具。车间技术主任陈宽郡说:“这些都是王旺明设计制做的。”

王旺明,工人技师,今年50岁,1958年参加工作以来干过车、铣、镗等工种,曾获我省八五立功竞赛标兵称号,前不久又被评聘为高级技师。

王旺明最大的嗜好是爱捣腾个小改小革。很多零件从工艺规程到生产,他一揽子包到底,有条不紊,就连行家里手也时常带着问题上门向他请教,每次又总能“获益匪浅”。

王旺明第一次搞小改革是1961年,当时车间加工的那一批零件质量要求高,几个人都拿不下来,他却大着胆接下活,在铣床上搞了几个附件,组合到一起,圆满完成了任务。工友们说:“行,真有你的。”从此,王旺明搞技术革新的欲望便一发不可收。

对王旺明来说,只要他下决心干的事,没有不成的。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公司进口的一台设备,不给软件,没技术资料,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王旺明看着车床,心里发急。他查资料,翻图书,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经反复研制,愣是研制出新的夹具,扩充了这台设备的功能和零件加工的范围。

王旺明所在的车间,是公司技术要求高的单位,公司有什么难活,又总是让王旺明先看。往往是他点头就没问题能干,可见其技术水平。一次公司让他加工一个高难度的产品,其形状呈S型,如用数学计算方式计算加工轨迹,必须具备高等数学专业水平。王旺明虽然只有高小文化,可他运用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靠模的原理,产品一次加工合格,令不少专家赞叹不已。

在车间,工人们拿出一个零件,i比火柴棍还小,头部是锥型,加工精度万分之五mm,我们外行眼看都非常吃力,可王旺明在镗床上干了出来。

王旺明自参加工作以来,已完成上百项小改小革,现有两项小发明准备申报国家专利,我们问他:“你搞了那么多的革新项目,是怎样想的?”他说:“咱是工人,就要当一名好工人,做一名合格工人,就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这话说得扎实、硬气。

(金海燕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