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卡拉0K过把瘾
文/赵德铭
我进卡拉OK厅,纯属偶然。
那天,几位好友在一块聚会,酒后颜赤话多之时,有位老兄突然心血来潮,说咱们这些“土老帽”都没去过卡拉OK厅,今日何不开开洋荤,“潇洒走一回”,既有人提议,自然有人响应,何况此时那点酒精味正让人的神经亢奋。于是经过一圈轮番“轰炸”,终于从那些带钱者口袋抠出二、三百元。既然筹到了款,大家便挺着腰杆,兴味十足地来到一家卡拉OK厅。
当我们被那些热情的服务小姐安排就座后,我才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洋味十足的豪华大厅:考究的天花板上,多盏红、黄、蓝灯光,酷似猫眼儿,射出一束束温柔的淡光,中心位置上那盏不停转动的球型彩灯,总是将整个大厅弄得多彩迷人。厅内的大红地毡,古色古香的圆型茶几,低矮舒服的半躺圈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好在一个座位15元,还不算太贵。来时,大伙商议,只是来坐坐,开开眼界,既不要那价格昂贵的饮料,也不点歌跳舞。可是进来了,面对服务小姐一次又一次的“热心服务”这么干坐着,未免让人家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感,再瞧瞧前后左右,哪个桌面上只摆着一个烟灰缸子的?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各人来了一杯饮料,一桌摆上一盘瓜籽,然后再点它几只歌,凡会跳舞者,不管动作是否规范,都上去蹦了几下。
然而,这喝饮料,嗑瓜籽的事,大家还行,可是一说到点歌、跳舞,对于我们这几位既不会唱,又不会跳者,又成了一件犯难的事。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听别人唱,看别人跳,但心情总是松驰不下来,老是处在紧张状态,生怕那些好客的服务小姐前来邀请前去跳舞或拿着点歌薄让你点歌。后来,有些终因经不住服务小姐一次又一次的动员,也居然登台亮相,踩一曲蹩脚的舞步,唱一首走调的“妹妹你坐船头”。既然大家都来了精神,我也不甘落后,于是也点了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可惜是别人代我唱的。
正当大家玩得来劲时,我们中的那位组织者却示意大家往外走,大伙有点疑惑不解,出门后他小声说:“别嚷嚷,快走吧。钱玩完了。”于是,大伙便在一片总算过了把瘾的说笑中,云散而去。分别时互相约定,以后“发”了,一定再来这里重温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