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7月07日
第3版
03

家访:一剂并未失效的良药

张海利

谈心家访是五六十年代企业时兴的工作方法。现在只要重视得法,也同样能取得理想效果,达到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笔者搞思想工作多年,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谈心家访不是过时了,而是更应该发扬光大,赋予它新的内涵。职工在想些什么?我们应该去探讨、去研究。从事政工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职工需要理解,需要得到人格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对其人生价值的肯定。这些金钱代替不了,制度也压抑不了,而需要我们利用谈心家访这种工作方法,解决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职工心情舒畅,更好地为企业工作。这种潜在的推动能量,又确保了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对工作、对生产必然产生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和效果。

曾记得坚持谈心家访之初,笔者遇到一件棘手的事。当时我场主要车间挤奶台电器发生故障,场长命令电工去修,电工断然拒绝,发生争执,场长停了电工武某的工作,让其去积肥班上班。武某抵触情绪很大。我主动找其谈心,武某认为我和场长站在一个立场,对我态度十分冷淡。怎么办?我还是上门家访,在拉家常中指出他的错误,动员他服从安排,去积肥班工作。经过多次家访谈心,他终于认识了错误。其后这位同志完成任务在全班数一数二。有一次单位安装线路,因其有具体任务没叫他,但他主动参加,积极配合电工装线,为了奖励他,我们一方面大会上对其表彰,又找其谈心,鼓励他继续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职工夫妻之间难免闹矛盾,通过谈心家访由组织上帮助解决了,就会感动职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1991年春节前一天,单位段某夫妻反目为仇,段一气之下,搬住到单位,家访中发现他一人冷冰冰躺在宿舍,通过谈心,了解其原因,我们赶到其妻子单位家访,发现她也冷清清地躺在床上暗自伤心,我和她拉家常,温暖她冰冷的心,终于解决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重归于好,新春全家欢乐,事后这名职工主动找领导,感谢领导对他的关心,表示今后要积极工作。

积多年工作之见,笔者认为,企业离不开谈心家访这项工作。重视发扬这项工作,能增进职工对企业的理解、职工和领导的相互理解,产生一种潜在的凝聚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