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不该发生的任免事件
6月22日下午,西安市第二酿造厂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当市酿造公司负责人向该厂职工宣布,恢复5天前被免掉的该厂原厂长白利安厂长职务时,全场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职工们为白厂长的复职,也为自己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的成功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白利安其人其事
1991年7月,在西安市酿造公司系统工作多年的白利安由市酿造五厂调到市酿造二厂。由于工作出色,同年经全厂职工民主选举为该厂厂长,次年8月被市酿造公司聘为厂长,后又兼任市酿造公司副经理、酿造二厂党支部书记。他在酿造五厂任职期间,同职工一起创业,使该厂曾获得省级先进企业,产品获部优、省优、市优。担任二厂厂长后,他积极在开拓市场和管理上下功夫,使该厂产品一直产销两旺,多年来一直是市酿造公司的利税大户和支柱企业。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产值265万,实现利税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8%和8.1%。而白本人自1982年以来,曾多次荣获公司,市二商局、市财贸系统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风波突起
西安市酿造二厂是一个为城市居民生产酱油、食醋和酱菜的专业生产厂家,其产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正当该厂生产经营工作蒸蒸日上之时,6月17日上午,该厂的主管上级——市酿造公司领导却突然来到该厂,宣布免去白利安市酿造公司副经理,市第二酿造厂厂长及党支部书记职务,并宣布酿造二厂与酿造六厂合并,由酿造六厂厂长担任酿造二厂厂长。新任厂长随即发表上任演讲。
此决定一宣布,全厂职工为之哗然。因为市酿造六厂是一个仅有30多名职工的小企业,因连年亏损,改行生产纸箱,但仍未改变亏损现状。让这样一位亏损企业的领导到盈利企业当厂长,事前又丝毫未征求职代会意见,这样的决定理所当然的激起了职工的反对。于是就出现了全厂从中层干部到班组长联合签名辞职,几十名职工上访市总工会、市信访办等有关部门,强烈要求市酿造公司收回成命。
职代会上论公道
6月20日,针对企业瘫痪现状和该厂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的强烈要求,为了稳定职工情绪,尽快恢复生产,二厂召开了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大会形成的决议是:不承认市酿造公司关于二厂与六厂合并的决定,职代会认为此决定是错误的,无效的;不承认新厂长职务和他私自聘任的副厂长及一切负责人职务;要求上级恢复白利安的职务,并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尽快解决此次事件,恢复生产,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职代会的这一决议,得到全厂职工的一致拥护,可是,公司却以召开职代会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为由,予以否定。
并非“空穴来风”
据西安市酿造公司领导介绍,这此免去白利安职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这个企业“政令不通”。据记者调查,所谓“政令不通”主要是二厂领导不能贯彻公司关于要求使用六厂纸箱作包装箱的决定。事实上是六厂纸箱未生产之前,二厂均用外单位纸箱,而且质优价低。六厂纸箱生产后,二厂当即采用,但由于纸箱质次价高,使该厂经济蒙受了不少损失,影响了该厂的产品形象和销售。
由于工厂停产,职工上访,职代会决议,主管局和上级工会的关注,市酿造公司采纳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恢复了白利安的厂长职务,撤销了两厂合并的决定。
不尽的思索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初步平息了,酿造二厂的生产也很快恢复了正常,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值得玩味的。
《企业法》明确规定:“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厂长“由政府主管部门免职或解聘,必须征求职工代表意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的厂长,由职工代表大会罢免。”对于企业的合并或终止,《企业法》规定必须具备三个原因(一)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二)政府主管部门依靠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三)依法被宣告破产。而西安市酿造公司在既不依法,又未征求职工意见的情况下,擅自决定企业生死存亡,明显是属于错误行为。
在《企业法》、《工会法》出台多时,经济法规日益健全的今天,仍发生这一随意任免厂长、决定企业命运的问题,怕不单纯是一个知法懂法的问题。它表明对我们的经济工作者,特别是经济领导干部进行真正树立依靠工人阶级,依靠职工办企业,尊重职工意愿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通讯员 巴岩 孙雯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