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永远是个兵”
——记省劳模咸阳人保公司刘玉广
本报记者柳江河
刘玉广,我初次见你,就被你那1.80米的个头,宽宽的肩膀,挺直的腰板吸引住了。我随口问:“你当过兵?”“当然,干了17年,曾当过营教导员。”你说话干脆、洒脱,还显出当军人的自豪感。
你说部队和地方不一样,部队里能锻炼人,地方上能磨炼人,仅一字之差,若要掌握好度,难!
1988年,你从部队转业到三原保险公司,对你来讲,用一个字就能形容:生。一切得从头开始。拜老师学习,钻书本找食粮,重新装备自己。平时,打水、扫地、擦桌子,这是你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大伙说,你不象部队上的营级干部,象一个兵。不到一年,你很快掌握保险业务,独当一面。1988年8月,你被聘为三原县保险公司经理。从此,你又象在部队那样,操练你的队伍,指挥你的队伍,在当地开办了一系列新的保险项目。刚上任时,公司年保险收入210万元。在你的带领下,公司年年都有新发展,到去年,保险收入突破1026万元,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你告诉我,部队有句俗话:要想当好官,就要严以律己,干在前,冲在前,身先士卒,把自己永远当成普通一兵。那年,三原县突降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夹着冰雹和狂风的袭击,灾害毁坏了5个乡镇的10多万亩农作物。你和同志们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淌着泥水,连夜赶到受灾现场,察看灾情。研究完施救方案已是次日凌晨3时多。天没亮,你和同志们又兵分几路,分赴灾区,开始了紧张的定损、赔款工作。不到一星期,10万元赔款全部送到受灾户手中。
一天晚上,你好不容易有空闲下来,想帮妻子多干点家务,也好“还债”。可县城突然响起消防车的警笛声。你二话没说,就往公司跑。有人说:“哪有灾情,哪就有保险公司的人,此话算是言中了。你和同志们赶到现场,见一个村庄的麦场大火冲天,加之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几十米内烧烤的的站不住人。你一马当先,带着同志们也加入灭火队伍,其目的只有一个——尽量减少损失。火被扑灭了,你又顾不上掸掉身上的粉尘,立即了解灾情,又及时把保险赔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黄堡煤矿冒顶,你不顾个人安危,钻进黑不见影的巷道里。有的地方塌方,只能爬着过,对你这1.80米的大块头来讲,真难。有人劝你不要去了,可你非要掌握第一手情况,你说,这样才能准确无误……
你用实际行动,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你也被评为省劳模、中国金融工会优质文明服务先进个人。三原县保险公司也荣获省公司授予的“标兵”单位称号。
前不久,你晋升为咸阳市人民保险公司经理,我说:“你又进步了。”你说:“进步不敢说,我永远是一个兵,一切还要从头开始,从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