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8月04日
第3版
03

世界就业状况及前景

国际劳工组织今年出版的《世界劳工》报告对1992年和1993年世界就业状况以及今后数年世界的就业形势作了报道,该报告指出:1992—1993年世界就业恶化,普遍表现在失业增加、工资滞发或减少及工作向非正式及非全日制工作转换。但有些地区情况良好,最显著的属东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有些许回升迹象,但生产性的高酬利的就业几乎没有。

就业减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经济增长缓慢。1993年世界经济只增长1.5%。独联体及中东欧国家经济则缩减10%。情况较好的是南亚和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超过5%,尤其是中国,为11%。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平均仅增1.5%。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使一定工作量所需的劳动力减少。三、世界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速度。这样,即使世界经济增长,失业人口仍在继续增加。

就业的不同发展趋势主要有:一、就业走向非正式就业。尤其是非洲与拉丁美洲,非洲的非正式就业由60年代的大约10%增加到目前的60%以上;拉丁美洲由1980年的26%增加到1992年的32%,而且暂时劳动、非全日制劳动及转包人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出现。中东非和北非的非正式就业吸收了不少劳动力,比如摩洛哥吸收了57%的非农非正式工作劳动力。前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出现了众多的小型企业和私人企业,随之也出现了非正式就业。二、就业队伍女性化。非洲和拉美越来越多的城市妇女为了生计到非正式就业部门工作。亚洲国家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参加工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本地区的劳动力短缺。中东非和北非的妇女也一改传统不工作的习俗参加工作。总的来看,越来越多年轻又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加入就业队伍,且多数在政府部门任职,妇女劳动力在过去的20年中一直稳定增长,目前已占劳动力队伍的一半甚至更多,这不仅反映了妇女参加工作的要求和需要,而且反映了服务业和非正式就业的扩大和增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由于失业增多(除西欧和日本外),人们的实际工资降低很少。相比之下独联体国家失业增长虽不那么严重,但人们的工资却大幅度下降。中东欧雇主倾向于缩减雇员编制。发展中国家除东亚和东南亚外,工资普遍下降,情况最糟的是非洲,拉美最近有所好转。

以上所述就业发展趋势和工资状况主要是指城市而言。世界仍有三分之二的农业劳动力,他们的境况相对好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