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8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老爷”大堂敢撒尿 住宅电话面面观 图片新闻 中小学生涉赌忧思录 图片新闻 《魔鬼辞典》续貂 溥杰在弥留之际 告作者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住宅电话面面观

[热点调查] 口文/何青?皇黎

住宅电话热起来。

一位经营建材的个体老板,有一次租了—辆“的士”,前往200多公里外的水泥厂谈生意,车上路不久车便坏了,修修走走,走走修修,这位老板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到了一乡邮所,机灵的老板便去挂了长途电话,花去3元多钱,竟将生意谈成了。这次意外的收获,他明白了电话比车省钱、省时,于是掏了5000元,到邮局申请安装了一门程控电话。从此,这位“老板”便忙着利用居家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与生意场上方方面面的关系保持通畅的联系,各处货源信息,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很多大宗生意都是在电话里谈成的。

显而易见,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重视社会联系,追求办事效率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电话是首选的信息工具之一。同时,由于经济和人口膨胀,我国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成年子女同父母分开生活,分散居住,一对青年夫妇要照顾不同住一起生活的双方老人,这些现实问题,使住宅电话加速提上了家庭消费的日程。许多离退休老人,正是靠住宅电话同自己的子女、亲友保持联系的。可以肯定,电话进入家庭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

令人作难的住宅电话

住宅电话升温,加剧了供需矛盾,滞后的电话事业与膨胀的需求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群众叹装电话太难了。

《人民日报》去年8月30日,发表一篇《谈装电话难》的署名文章,摘录了一封读者来信,很有代表性。“装电话对普通市民来说,谈何容易!不仅要等很长时间,而且有些地方装电话费也很贵,为什么装电话还这样难?”

有资料表明,我国电话普及率仅5%左右,城镇电话的普及率也不过6%左右,全国电话机交换机总容量达4000多万门,而住宅电话的需求每年却以50%的速度增长,僧多粥少,电话当然难装。这一矛盾表现最尖锐在许多大都市和发达地区。比如广东,1991年放号7万多个,到年底待装户达14万户。上海也不例外,1991年底有待装户19万户,1992年全年放号20万户,待装户反而猛增至40万户,1993年问题更加严重,全年计划装机30万部,不过8个月,待装户已累积到1年多装不上电话的现象。

电话费用太高也是住宅电话难打的另一问题。现在家庭兴起的电话热,除了那些真正需要电话的用户外,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被电话热浪卷进去赶时髦的消费者,电话在他们生活中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笔者有几位朋友,兴致勃勃地装上了家庭电话,几个月之后,他们几乎一致的感受是,家庭电话使用很少,偶尔拨通号码,大都是讲不回家吃饭之类的话,在这弹丸之地的小城里,远没有彩电、冰箱等消费品那样实用。然而,要装一部住宅电话,花销并不比添置彩电、冰箱少,现在电话的初装费一般在2500至6000元之间,国家虽然在制定这一收费标准是坚持了收回成本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执行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办法以考虑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但高达6000元,最低也要2000元的初装费,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那是1年甚至2年的收人总额,如果让他们把几年的积蓄拿来装电话,当然不是一件小事。

电话座机费也是用户犯难的支出,少的每月二、三十元,多则近百元,这笔钱不管用户当月打不打电话,都一分不少地收。如果打电话,还要另外加收通话费。因此,一月下来,电话费最少也要四、五十元,多的近1000元,这对单位还好算,私人付费的电话就是件事了。难怪有的用户长叹,电话费太高了。长此下去用户难以承受,是否能改革一下收费办法。

最令用户不满意的是,极个别的地方的乱收费现象。他们根本不向用户公布收费标准,一位朋友告诉:有一次他家的住宅电话,一月收费700多元,他觉得蹊跷,一个月不就打几次国内长途吗?虽然犯疑,但还是拿不准,到底是自己打了这么多电话,还是邮局多收了费。后来,他每打一次电话,把通话地点、时间——记在小本子上,缴电话费时,他拿着本子去查询,结果是实际使用电话费比通知缴款少3分之1。

恼人的意外电话

住宅电话进入家庭,许多用户还没有真正感觉到它优越性的时候,已为来自电话的麻烦和干扰,而感到困惑和不安。

一位机关职员,夫妻俩用几年的积蓄申请安了一台住宅电话,当他把这一喜事和电话号码告诉单位的同事和领导,他始料不及的烦事从此不断: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更半夜,单位许多大大小小的事,都通过电话找到他的头上,这位职员很恼火,找到自己不干嘛又不好,干嘛这样的事又太多,自从有了电话,很难有节假日。天长日久,妻室儿女都有意见,没想到这住宅电话竟成了被人牵的“牛鼻子”。此君一气之下,竟把电话拆了。

某君“下海”很捞了一笔钱,家里自费装了电话,从此,左邻右舍的关系户都常到他家用电话。当初,他没介意。后来,来者越来越多,“话事”没完没了,于是每月电话费呈直线上升趋势,聪明的他权衡了一下利弊,不让打吧,当然得罪朋友,且有失“大款”风度。但象办公室里的电话,任其无止境地闲聊,电话费太多,又负担不起,于是,他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普通电话悄悄换成了带锁的话机。这样,长话挂不通,市话用一次几毛钱,这对此君来说是九牛身上拨一毛,最重要的是没得罪那些神仙。

而来自住宅电话的骚扰,更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某些人利用住宅电话用色情语言对他人进行调戏、猥亵、侮辱,给用户带来严重的不安。

有一位公关小姐的电话号码“泄密”了。一天,电话铃响了,她象往常一样拿起电话,轻声细语地问:“喂,哪位?”“是赵小姐吗?你好!”“你是谁?”“请不要问我是谁,这无关紧要。”“那你找我有什么事?”赵小姐不解地问。“赵小姐,多日不见,想和你聊聊。不反对吧?赵小姐,你很迷人,很性感,我非常欣赏你,我在对面的某某饭店订了套房间,有兴趣来吗?气得赵小姐厉声斥道:“流氓!”一位女话务员接起电话象往常一样热情地说:“你好,要哪里?”电话里说:“老子就要你,想和你摆摆龙门阵。”接着对方用低级下流的语言调戏、辱骂值班的女话务员。女话务员冷静沉着,迅速将此事告诉值班人员,这个人当场被捉住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他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电话进入家庭,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当然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完善和改革管理制度,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笔者认为,首先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和增大投入,为加决通信发展注入造血的活力,并本着“人民通信人民办,办好通信为人民”的原则,把电信事业推向市场。其次,加强群众性的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了解哪些是合理收费,哪些是不合理收费,使群众理解目前邮电事业发展中的困难,明确初装费是应该缴的合理收费。第三,改革收费办法。能否取消电话座机费,提高通话计次费,或者规定次数后才按通话费计费,这样用户或许更容易接受。第四,加强内部管理,杜绝安装电话中的吃、拿、卡、压等现象,对乱收费的人和事采取清理、整顿、教育、查处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按标准收费,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那些打色情电话的违法行为,应该严励查处,绳之以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