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夕阳似火情系“六维”
——西安市劳动模范焦振亮印象
本报记者 桂维平
仲春的一天,记者来到遐迩闻名的全国第一家钢材零售市场——西安六维金属材料配售中心。在总经理的陋室里初识焦振亮:两鬓染霜,精神抖擞,铮铮一硬汉。
走进“六维”,人们似乎难以置信,这家声誉鹊起的企业领导却坐在楼前汽车喇叭响、身后火车汽笛鸣的简易二层活动房里办公。然而,就是在这等陋室里,老焦带领一班人愣是创下了年销售额超4亿元、利税700万元的辉煌人生!
1987年初春,57岁的老焦从财务处长职位退居二线。他没有养尊处优,却毅然受命接管濒临倒闭的经营部——个负债50多万元的“烂摊子”。当初的7位创业者中,五六十岁的老者竟占了一多半。就是这些可敬的老者,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拾遗补缺,干起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终于闯出了一条钢材市场经营的新路子,国家物资部向全国同行业推广了他们“零售十配送”的六维模式。
每每谈及“六维”的变迁,员工们无不赞叹:焦总为“中心’的发展操碎了心,为“六维”的振兴吃尽了苦。
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不幸,这本不该等同的事儿却时常魂牵梦绕着老焦的情感世界。就在创业初期,继老母不幸在故乡谢世,他那心爱的长女又因病住院,为了开拓业务,老焦冷落了儿女,疏远了亲情。就在那1987年11月的一天,来去匆匆的老焦赶回了西安,心急火燎般的想去医院了却一桩心愿:看望一下病中的女儿。可老焦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的竟是女儿病逝的噩耗!风尘仆仆的焦总平生第一次痛哭失声,他自责自己愧为人子、人父、人夫
为了“六维”辉煌的明天,老焦擦干眼泪,抑制伤痛,又投身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之中。论贡献,老焦可谓大矣!论收入,老焦可谓少矣!在“六维”他的收入甚至低于一线的业务员和卡车司机。他的子女常常怪嗔:凭“六维”现在的实力,咱爸给我们安排个称心的工作岗位还不容易。老焦却语重心长地说:“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我能帮你一时怎能帮你一世,人生之路要靠自己去闯啊!”一番话,说得儿女们心服口服。
在“六维”中心,焦总提出这样一句情暖员工心的响亮口号:“进了六维门,都是一家人。”在他那写字台上的小台历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一串串员工的生日。原来在“六维”,每位职工都能如期得到老焦的一份生日贺礼。甚至有的职工出差在外,连自己都把生日的事忘了,可当焦总打来长途电话,向其祝贺生日时,那份温馨,那片真情.令员工们久久难以忘怀。
焦振亮的经营观,别有一番新意境:不拒其小,薄利多销。大买卖虽可搏宏利,小生意却更能得人心。老焦给员工订了一个“铁规矩”:凡是客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在“六维”购材料,可在成卷的铁皮上割一块,能在定尺的钢管上截一节,生意虽小,情深意长。一时间,“六维”顾客盈门,信誉鹊起。他们终于在钢材大市场的夹缝中寻求到了一条新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焦总以企业家敏锐的目光,以“铁算盘”特有的睿智,硬是抠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年销售额从1987年的800万元到1993年的4亿元,年均递增率达82%,年均利税递增率达40%。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年愈花甲的焦振亮,为西安、陕西、乃至全国钢材市场拓出了经营新天地。在他那平凡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了辉煌的光点: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西安市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
临别时,握着老焦那厚实而有力的大手,我从心底默默地祝愿他:夕阳红似火,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