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变味初探
缑稳贤
香肠可以变臭,好事可以变味。本来是一件利民利国的好事,办着办着,却成了害民损国的坏事,这样的亏我们吃得太多了。记得著名杂文作家邵燕祥前几年曾专门著文谈这个教训,扼腕痛惜之余,大声疾呼:要好好研究一下,好事为什么会办成坏事?
好事变味绝非止于昨日,研究一下确乎大有必要。不揣浅陋,试凑几条,就正于邵公。
其一,主办者脱离了实际。好事之所以好,乃因其符合实际,符合民情社情国情,是“实事”求出的“是”。因其好,利国利民,人们自然赞歌不绝,颂辞不断。有些主办者便飘飘然,头脑发热发昏,主观意志膨胀,以为这样的好事时时皆好,在在皆好,于是不辨实际,不分时空,扩而大之,推而广之。沟里也下,崖里也下,李逵般手举大斧排着头砌将过去,只能砌出个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其二,帮办者不知实际。好事既好,帮者自多,云集响应,盛况空前。但有些帮办者,只知其好,不知其所以好,只求形似,不求神同,忘记了“过犹不及”的古训,也忘记了“只要再向前多走半步,真理便成了谬误”的规劝。这些热心人向善之心可嘉,欣欣然自以为替百姓办了好事,但因其徒有彼时彼地的形式,而与此时此地的实际相距甚远,只能是越帮越忙,越搅越粘,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前一段时间,有些地方盲目鼓励人们下海,搞第二职业;有些地方不问青红皂白,把什么都硬往市场上推,即此类也。
其三,争办者暗怀鬼胎。鬼胎者,一己之名之利也。某些争办甚或抢办好事者,堂而皇之,人模人样,言辞如蜂蜜,脸蛋似桃花。如那位当年屠杀毛泽民陈潭秋等同志的新疆军阀盛世才,腰里就曾揣着一份编号为1859118的苏共党员的党证呢!林彪对学毛选也确曾紧抓过一阵子。但究其实,这些人不过如不法奸商伪造名优产品以牟利。时下最时髦的词儿莫过于“改革”了,有些人当然看准了这笔“生意”,于是伪造者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些集资成了乱摊派,有些优惠售房变成了侵吞国家资产——好事的味全变了。
积多年教训,窃以为凡事一到大办特办之时就有可能变味,滥办乱办则必然成灾。当年对敌斗争有个原则叫“有理有利有节”,是专门用来治滥治乱,防止把好事办成坏事的。余以为时至今日,这个原则还是十分有用的。改革开放无疑是利在人民功在国家的特等好事,世人有目共睹,中外击节赞赏,但唯其如此,各种改革举措更要注意从国情民情出发,有节有度,勿滥为要。此外还要提高警惕,防伪防冒。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