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8月30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办公室里闹(水荒) 感悟中年 图片新闻 父亲 职业不称心怎么办? 妻贤是福 图片新闻 505架起友谊桥 巧藏竹席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办公室里闹(水荒)

口文/慧玮

应该说,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我们单位算得上是一个让人眼红的地方。可偏偏就在这个名气特大的小单位里,一个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仅有的三十多个员工:喝不上开水。

喝不上开水的理由很充足:我们单位是新单位,办公的地方都是花钱租来的,哪有地方烧开水?但没有地方烧开水并不等于人可以不喝开水啊,这个“逆定理”的理由同样很充分。

于是,领导发了话:“大家先想想办法,克服一下暂时的困难。”

后勤上的王“总管”积极响应领导号召,跑到街上买回来一把一千瓦的电热壶。每天清早,王“总管”提前半小时上班,烧好领导喝的开水后,再把壶交给各部门轮流使用。坐办公室人大多都是水罐子,加上公家的骡子不骑都想骑,这把电热壶自然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电热壶,于是问题又来了:不到一周,电热圈便不声不响地“停薪留职”了。老王从商店买了新的换上,不出两天,又报销了。如是者三,“总管”老王终于忍无可忍,沉痛宣告:电热壶停止“对外营业”。

于是,我们便象上甘岭上的壮士们一样,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日子。有天下午,我提前一小时上班,企图赶写一篇小稿,可多年养成的以茶润笔的习惯,遇上空前绝后的“旱灾”竟一愁莫展,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无奈,我一咬牙,动了以文养文的念头:豁出这千把字的稿费,先买个能烧水的东西回来,

百货公司的售货小姐听完我的叙述,殷勤地拿出一种叫做“电热水瓶”的“新产品”让我参观:大老碗似的一个塑料杯,底部安了一个五百瓦的电热圈。价钱也不贵,不到10元钱。我一合计,划得来,就喜孜孜地抢了回来。装上自来水,接上电源,不到十分钟,杯里的冷水就象唱歌一样咕嘟冒开了泡,乐得我真想抱着它亲一口。

那天下午,我自然成了单位的红人,求水者络绎不绝,且个个陪着十二分的笑脸。我一边学着雷锋,一边不厌其烦地谆谆教诲:“也去买一个吧,几百字就赚回来了。”

就这样,一周过去,我们单位几乎人人都用上了这种“价廉物美”的“新产品”,旷日持久的“抗旱”大战终于宣告结束。

谁料想刚到月底,“总管”老王又表现出忍无可忍的样子来了:“这还了得,一个月多用了几千元电钱!”他当即找到领导,要求“查封”所有“罪魁祸首”。

然而,最具戏剧意味的是还没等到领导的“圣旨”下达,我们可爱的“小公主”已一个一个地步了她们大姐的后尘:烧坏了电热圈,且买不到同一型号的配件。

我们纷纷跑到百货公司反映情况,这才了解到更深一层的内幕:原来所谓的“新产品”,其实是该公司积压了两年有余一直卖不出去的的劣质商品。那位精明的女售货员见我傻得可爱,便趁机把我教育成了他们的“业余推销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