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不称心怎么办?
编者按:近期良友编辑陆续收到一些青年朋友的来信,有的谈刚走上工作岗位后不适应新环境的苦恼,有的向良友求助咨询:职业不称心如何办?言语切切,让良友倍感职责之神圣。这里良友作答如下,不知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不管是对自己曾梦寐以求的职业还是对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职业,都有可能产生不称心的感觉。这是由他们的生活阅历所确定的,是难以避免的,但如不能正确对待,及时克服,就会影响到个人的成才。
怎样摆脱“不称心”的干扰呢?
首先要自我平衡倾斜的心理,安抚激动、烦燥的情绪。任何职业都有其特殊作用,也都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你现在感到不称心,只不过由于接触时间短,尚未真正入门而已,继续坚持、全身心投入将必然得其真谛,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其次要从非自我角度来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许多心理冲突是由“崇我意识”引起的。人们往往习惯于“以我为中心”的封闭性思维,而不习惯“将心比心”的开放思维,因而不能体谅他人和社会。若采取“将心比心”的方法,就会自觉地站在社会的立场上来对待问题,体谅集体或国家的困难,从大局着眼,以服从社会需要为重,变“不称心”为“称心”
第三要调整理想。建构职业理想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社会需要、自身条件、人际关系等因素。因此当自己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理想发生冲突而感不称心时,首先应想到调整自己的理想,尽量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而不应臆想让现实来满足自己的理想,因此而贻误时机,浪费青春年华。
如果经过客观冷静的分析,,确信目前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志趣、特长等相去甚远,不调换职业确实难以称心时,就应考虑重新选择职业。国外学者表明:一个人在与自己志趣不一致的岗位里工作,其才能只能发挥20%到30%,其余的则被无形浪费了。因此,我们不提倡一个人长期从事他并不称心的工作,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以及你所面对的社会,再说各地纷纷建立的人才市场也为人才智能的最佳配置提供了现实可靠性。(特约撰稿方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