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石油富了“小青天”
毛泽东当年转战陕北时,曾路过靖边县境内的小河、青阳岔、天赐湾,并在这里住宿过。现在,被称为“小青天”的这三个小山村分别设了乡镇。去年以来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小青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眼前这楼房林立、店铺密布的青阳岔镇,哪里像当年的穷山村(图一)。据县有关部门介绍,在“小青天”三个乡镇的区域内共投产的油井有174口,占全县的94%。仅青阳岔镇去年上缴国家利税889.7万元,占到靖边县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家家有摊点,户户有机器。”这在“小青天”不少村子都成现实。农民个人买的有汽车,推土机、三轮或四轮车,大部分都挣得是油井的钱。不少农民买了大油罐车到西安山西送原油,不到一年就把买车的本钱挣回来了。图二是记者在小河乡一个山村前拍到的镜头。看这7个小伙开着自家的车子多神气。
在青阳岔村的青阳岔宾馆前,村支部书记杨力(图三右)带着记者走访了这家小宾馆的老板崔国栋(图三左二)。老崔的大儿子、大儿媳管家里的商店;二儿子、二媳停薪留职回乡经营50多个床位的旅馆,聘来的两个亲戚办小食堂,老伴管浴池。问到“大总管”老崔今年的目标时,他不加思索地说:“全家纯收入11万元,人均1万元。”杨力还说:’我家的小商店、小旅社、推土机加上油井分红,去年收入7万元,今年10万元的收入是打定了。”本报记者杨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