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本报评论员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宣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推动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必将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各级工会组织,广大职工群众都应该努力学习,认真落实。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特别是一百多年来的近代史,爱国主义始终是鼓舞和动员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在列强侵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屈辱岁月,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高压封锁、颠覆演变的艰苦日子,我们其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爱国主义这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始终支撑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厦,凝聚着十一亿中华儿女的力量。今天,当我们的祖国处在一个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开放改革、彻底消灭落后贫穷的新的历史时期时,我们更加需要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从历史走向未来。
毋庸讳言,随着东西方交往的增多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必然会乘虚而入。在这些“糖弹”面前,一些人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崇洋迷外,对自己的祖国,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一切都是洋人的好,月亮也是外国的圆。个别人甚至不顾国格、人格,有奶就是娘,卖国求荣,卖身求荣,沦落为新时期的“假洋鬼子”、“假洋骗子”。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高度警惕。试想,一个不尊重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怎么能取得人民的信任,一个不相信和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富强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施舍的民族又怎么能够真正地自立于激烈竞争的世界文明民族之林。我们其所以有今天,靠的是自己的艰苦奋斗;我偏要向未来更需要发扬团结奋进自强自尊的拼搏精神。这是历史再证明了的真理。因此,在这个大的厉史转变关头,党中央再一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加紧迫和重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个方面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从我们工会思想教育工作的角度讲,要的任务是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中华民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匕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爱国主义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要引导职工正确地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教训,既不固步自封,又不妄自菲薄,既要学习借鉴又不照抄照搬,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始终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第三,要密切联系实际教育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牢固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把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爱国家,爱集体,爱岗位,立足本职,学习成才,为国争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三义的主题,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以奉献全部力量建建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荣誉为最大耻辱的思想。坚持爱国主义、集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学习执行“纲要”,贵在落实。过去,不少单位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教育活动,把学习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表彰本单位的先进人物结合起来以及组织青少年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进行近代史知识竞赛、学习工人运动史、厂史等都是有效的形式,可以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制度。总之,各级工会组织都应该在这个基础上依据《纲要》的要求迅速地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计划来,扎扎实实、深入持久地把这一工作抓好,真正地使爱国主义思想在广大职工中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