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9月27日
第2版
02

政府断奶,企业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走向市场。然而,三原县粮食局——

人心不散 队伍不垮 服务体系不乱

本报讯 政府对粮食系统断奶之后,三原县粮食局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走向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不仅扭亏为盈,今年1至6月实现利润77万元,而且实现了不让一个单位瘫痪,不让一个单位发不出工资,不让一个职工没事干的许诺。

1993年,三原县粮局被断了“皇粮”之后,行业亏损严重,不少职工对企业前途和命运产生怀疑,对承包失去信心,许多人想另谋他途。在这种局面下,三原县粮局在正确分析形势之后,认为民以食为天,不管形势怎么恶劣,粮食队伍不能垮,粮食服务体系不能乱也不能削弱,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不能丢。粮局领导向下属企业提出要求面对市场,深化改革,冲出国境,扭亏增盈。

他们首先退出行政序列,成立粮油总公司。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他们合并岗位,压缩人员,调整职能,整个工作重心转向经营和服务。为了强化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和便于指导协调基层单位的购、销、调、存工作,总公司成立了经营部,对粮食定购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军粮供应,合理安排市场。同时还建立内部储备制度,进一步把定购粮掌握在公司手里,这不仅使企业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又加强了对粮食工作的指导,发挥了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今年3月,市场粮价波动,三原县粮局拿出500万斤小麦主动平抑,至6月份,使粮价又趋于稳定,在这次平抑中,粮局共损失300万元。对危困的下属企业,县粮局组织全系统所有企业帮助,决不让其瘫痪。饲料公司,由于新建,底子薄,加之购销价格放开之后,取消了过去许多优惠政策,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粮局给予大力扶助,麸皮给予优先供应,价格给予内部优惠,使其很快扭亏。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县粮局和总公司对分公司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干部实行聘任制,工人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在优化组合中,县粮局和公司明确规定,对组合不上的人员一律内部消化,不准推向社会,不能让一个职工没事干,不能让一个职工拿不到工资。中心粮油公司一个工人没被组合上,领导见其有烹调技术,便给他盖了几间简易房,办起小吃部让其承包,结果生意红火,包了个人工资,给公司分流了3名职工,年终还给公司上缴一定利润。 (翟龙根生 占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