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落架的凤凰展翅飞
——记铁一局四处女工曲秀芳
○康荣芝
咸阳沈家小区有一个生意红火的小吃店,烧饼、“凉鱼”、“驴打滚”各色小吃俱全,附近的职工家属都喜欢到店里尝个鲜。小店的女老板不是别人,是大伙熟悉的铁一局四处女工曲秀芳。
说实在话,曲秀芳是被迫跳下“海”的。1990年8月,铁路建筑企业精减一线队伍,30岁的曲秀芳一下子由铁路职工变成“待业青年”。回到咸阳家属基地,她准备扮演好“吃闲饭”的贤妻良母角色。谁知只闲了8个月她这个贤妻良母形象就再也当不下去了。8个月如同8年,工资40%的生活费使家庭生活出现危机,她找到领导诉说苦衷,无奈单位所属的几个小厂、商店人员过剩。几个同时待业的姐妹说:“算了,认命吧。”曲秀芳没“认命”,她不想月复月,年复年地坐吃山空,她要靠两只手,自己寻找出路,她决心到商海中去潇洒走一回。
谁知还没等她扬起风帆便触了礁。在处工会的支持下,她凑了3000元租了一间门面,雄心勃勃开起了饭馆,第一天除去开销赢利100多元。哪知好景不长,雇的外地掌勺师傅没几天就蹬上她的自行车不辞而别。落了个鸡飞蛋打。自己干手艺差,不到3个月饭馆关门停业。戏刚开锣,就尝到失败的滋味,曲秀芳伤心极了。她重新分析了自己的实力:本小不能贪大,多种经营不能没手艺。她重新振作起来,四处拜师求艺。几个月过去了,她心中有了底,又满怀信心地将“商船”驶出了港湾。
沈家小区曲秀芳的小吃店又开张了,她由盲目变得善观风头,在竞争中求生存。她经营的烧饼生意不错,独此一家,哪知仅两月功夫,一下子又冒出8个摊位,她马上调转船头,调整经营项目,增添新品种。她的经营宗旨始终恪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信条,季节变食品变;夏天卖凉的干净卫生,冬天卖热的滚烫热乎,以信誉赢得顾客。曲秀芳的小船顺风前行,小吃店经营得越来越火,月盈利由600元增至1000多元。今年她不仅交付了购房款资助了父母还有盈余。她用勤劳的双手闯出一条幸福路。
曲秀芳从一线岗位走来,下了“海”,依然对铁路建设一片深情,她说:只要召唤,仍要上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