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1月17日
第3版
03

以人为本面貌变

□王安基

省耀县水泥厂矿山索道工段,是厂里有名的“脏、苦、累、险”生产岗位,加上青工多,思想不稳定,生产管理一度出现了被动的局面。生产事故多,任务完不成,职工收入低,形成了恶性循环。1992年初,这个段大胆实行改革,在新任工段长陈进仓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班组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班组。

陈进仓管理班组“以人为本”。用他的话说:“人的思想不通,啥法也不顶用。”他身先士卒,秉公办事,抓住人这个根本,揣摸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想法,关心大家的疾苦,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有一个青工,曾经被劳教过,在岗位上不安心工作,多次要求调换工作,并形成一股势力,人称“刺头”。陈进仓不厌其烦,主动与他交谈,听取他的苦衷,推心置腹地与他交换意见,并积极帮他解决了问题。老陈的一片赤诚之心终于感动了这个青工,他前后判若两人,工作上样样走在前面,后来被选为班长,带领全班同志,月月生产指标名列前茅。他以人为本的管理,取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支持。前年冬季,索道出现了断索、掉斗箱,工段长一声召唤,大家立即奔赴现场,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苦战几个小时,使索道很快恢复了生产。

班组工作,说到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活咋干,钱咋分”。分配也是大家最敏感,最关心的事了。索道工段在厂里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改革的基础上大胆实行“半风险责任分配制度”,采用计时、计件加个人风险的计酬办法,就是把本月生产任务完成后应得的奖金,除以全段本月工作量,以此作为分配的基数,乘上个人当月的考核量加上每人岗位工资中的30元,捆在一起进行二次分配。这样,不但彻底消除了原有的出工不出力、少出力的现象,而且也打破了“人不闲着就是好人”的传统观念,真正把工资变活了。与此同时,这个段加强了职工民主管理,分配上实行“三公开”即制度公开、计酬办法公开、分配结果公开。去年5月,经考核计算,有个职工最高奖拿到340元,而有一职工却只拿了30元钱。少拿的职工不但没有闹情绪,反而说:“没什么,下月再努力。”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生产任务月月超额,职工的收入月月见涨的良性循环态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