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造假”与“护假”
时下的假冒伪劣品充斥市场,纵使“上帝”们有“孙大圣”的“火眼金睛”,因一时眼花缭乱,也实难分出真假!
尽管我们的新闻单位也组织了几次声势浩大的打假活动,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未尽如人意!何也?
鄙人以为,盖因“造假”者与“地方保护主义”、与当地一些有头有脸、能“呼风唤雨”之人有着千丝万缕(其中不乏背后的肮脏交易)的联系。
诸君不见,有些地区的头头脑脑们,把该地区制造“假冒伪劣品”的生产厂家视为当地的“活财神”、“利税大户”,怕不再“造假”就断了当地的财路,也断了自己的“香火钱”。明知他们在干伤天害理之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听之任之!更有甚者,当“造假”者露出“尾巴”时,便利用职权百般为其打掩护,开脱责任。致使“造假”之人更加肆无忌惮!
岂不知,假冒伪劣品在某地的生产,会败坏当地的名声且使消费者“耿耿于怀”,对当地的正常发展影响极大。晋江、石狮至今仍品尝着昔日吞下的“苦果”就是明证。
看来,根除“造假”活动,非得双管齐下不可。一是要严打“造假”之人,二是要彻底摒弃目光短浅的“地方保护主义”,并给“护假”而不思悔改者以严惩才行。(雷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