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1月26日
第2版
02

矿工寿星

“九九”老年节、重阳节前夕,铜川市、铜川矿务局老龄委的同志,专程去看望一位96岁的老寿星,笔者闻讯随同前往。

在王石凹矿鳌背山家属区一座住宅楼一层,一行人见到了这位“矿工寿星”——刘全才。尽管老人家年近“期颐”,但骨格清奇,身板挺直,白须三绺,垂拂胸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虽然耳背,但头脑清楚,嗓音宏亮,女儿含糊不清的事,他竟喷口说出,令人惊奇。

1898年8月26日(农历),刘全才出生于河南省博爱县的普通农民家庭。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原大地,他们全家人背井离乡,逃难到陕西铜川,靠下井挖煤拉小车养家糊口,过的是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刘全才和所有的矿工一样,获得了新生。他以满腔热忱投身于新中国的煤炭事业,成为生产中的一员猛将。矿务局扩大生产规模成立建井队时,他被调入,随队转战矿区建设新井。在参加了五十年代的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王石凹矿建设之后。他作为生产骨干留矿,先后担任过通风区、运输区的领导。1964年,66岁的刘全才正式退休,至今整整30年。

长期的井下劳动,使刘全才患上了煤矿肺职业病。但由于他身强体壮,性格豪爽,加上组织关怀,子女孝顺,晚年生活愉快,故而活到96岁高龄仍健在。如此高寿,对常人已属不易,而对长期从事井下工作并害有职业病的职工来说,则更为鲜见了。“矿工寿星”,刘全才当之无愧。

刘全才的老伴和他同庚,20年前已过世。他如今和唯一的女儿及女婿生活在一起,女儿、女婿皆年逾花甲,退休在家。5个孙子、1个孙女都各自成家立业,共有8个重孙。每逢节假日,子孙绕膝,欢声笑语,老人家自然极尽天伦之乐

据市、局老龄委同志谈,有关方面界定,目前我国60至70岁者为青型老人,70至95岁者为中型老人,95岁以上者为老型老人。后者属于高寿的寿星佬,在铜川市70多万人口中,至今仅发现7位,而像刘全才这样高寿的老矿工,仅此一例。对这些寿星,政府、企业将给予特别关照。

告别的时候,大家衷心祝愿刘全才老人健康长寿,长命百岁。 (王继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