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03日
第3版
03

耍媳妇

口孔明

乡里人结婚,闹房必不可少。闹,说明人缘好,乡党给面子;不闹,门前冷落车马稀,那多尴尬。聪明人晓得利害,于结婚之先,不免要东家进,西家出,进贡些甜言蜜语,再捎带些香烟、糖蛋儿,讨得人王、娃头儿喜欢,才放得下心。穷乡僻壤,少有娱乐,闹房是一种红色幽默,等于拿新媳妇穷开心,所以闹房也叫“耍媳妇”。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媳妇过门,不分辈分,不分男女,不论长幼,都有耍的资格。耍是真耍,以不耍恼新人为宜,万一耍出了格,惹得红颜一怒或一悲,则一屋里人扫兴。有怨耍家不知分寸的,有怪新人不经耍的,七嘴八舌一通,常落个不欢而散完事。

姑娘不出嫁,神圣不可侵犯,一旦挥泪出门去,被迎进男家,则身分大变,谁都可以幽她一默,新房不让进,要进得先付“红封”。人得门去,嫁妆被挡在门外,也少不得一番讨价还价,红封讨足了,嫁妆才好不容易进洞房。门户洞开,不挂门帘不雅,要挂门帘,楔一个钉子一个“封”,楔三个得三个“封”,挂门帘还不包括在内。新人要吃饭,更有人发难,做的面条又硬又长,一根盛一碗,咬不断,搅还乱,新人发愁,众人喜欢。还有姑嫂辈暗中捣鬼,给面里窝一小勺盐,或一小勺辣面,专等看新人的洋相。新人有娘家人作陪,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不会轻易上当。酒足饭饱,娘家人撤退,新人成了孤家寡人,好戏才真正开场。

耍媳妇始于黄昏,小孩打头阵,但成不了气候;姑娘媳妇轮番轰炸,也不过呼雷大,白雨小,打嘴皮官司而已;至晚,各路人马开来,小伙子披挂登场,女人家屈居人后。乡有乡俗,耍有耍规,照理先文后武,先礼后兵。文呢,就是斗嘴;礼呢,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耍媳妇的节目多多,有的容易,比如唱歌,比如谈恋爱经过;有的属高难度动作,存心叫新媳妇束手无策。认输,则必须接受一个新节目,不认输,新媳妇将被没完没了的折腾。人越来越多,新房越来越拥挤,新媳妇的床被步步蚕食,不动手动脚已不可能,耍媳妇便进入高潮。既然是耍,便不能认真,耍的人太认真,被视为没水平;被耍的人太认真,反而少了乐趣。譬如叫新郎新娘亲嘴,不亲才能抖出笑料,亲了反而有人骂你不害臊,聪明的新媳妇深谙此道,故意避实就虚,装痴卖哑。难对付的是七手八脚,一窝蜂上,四面八方往一处挤,推推搡搡中不免有人混水摸鱼,占新媳妇的便宜。有恶作剧者,暗中灭了灯,屋中一片漆黑加混乱,耍媳妇就不免夹带些粗俗与野蛮。新媳妇受不了也得强颜欢笑,此中利害她爹妈早已交待过的。若遇风清月白之夜,新房里失控,就有人主张把新媳妇带到室外,大家围着耍。这时候有长辈在场,耍要文明些。有人嫌不过瘾,就把嫂子辈也拽进圈儿里,和新人搅合到一块儿耍。耍到二半夜,兴尽人散,新媳妇早已筋疲力尽,逃回屋去,吃一碗囫囵面才解馋。这一番折腾,等于一次洗礼,它宣告,姑娘时代结束,媳妇时代开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