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10日
第2版
02

筑路者之歌

在铁二十局二处南昆铁路工地,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副总工程师廖太煜,他的形象便刻进我们的脑海:一副由圈圈叠起的黑边近视眼镜,盖住了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孔,洗得发白的路服,裹着那略显佝偻的身板,斑白的鬓发、蹒跚的脚步……这一切都记录着瘳副总30年筑路生涯的艰苦历程。

1992年9月,南昆铁路师宗段工地,以寥副总为首的现场指挥组,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在他管辖区有3条隧道、40余座涵洞和11.5公里的路基填筑等施工任务,这些技术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平时需要五六个人干,此时只有他一个人顶着,工地距项目部约有100多公里,他一横心就把铺盖卷夹到了深山里的工地,同职工吃住在一起。已是49岁的人了,领导担心他吃不消,可他硬是要与年轻人比高低。

按说,长不足500米的秧草地隧道和总长1596米的赵公山1号、2号隧道,对打过10多条隧道的瘳副总来说,这“小不点”根本用不着费神,但地质千变万化,就是这几个“小不点”在掘进中却把他折腾苦了,他在掌子面一蹲就是一个通宵,在尘雾纷飞,阴暗潮湿、噪声喧嚣中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对付塌方。1992年春节,当远处那清脆的爆竹声传到隧道工地,当万家灯火照彻村隅,家家户户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吃团圆饭的时候,廖副总一家三口,此刻却天各一方……

秧草地隧道,因岩层节理发育,山体破碎,隧道正线穿越严重风化的破碎断烈带,掘进中又遇溶槽和泥石流,发生了大小塌方120余次,其中6次通天塌方几乎使整个隧道被毁。因塌方造成的额外工作量比设计工作量多出1.8倍,而这三条隧道的总工期只有13个月,还要兼顾桥涵施工的技术指导,时间之紧、任务之重、施工之艰难,是廖副总自1965年成都铁路学院毕业,风雨筑路30年,历经咸昆线辑溪会仙桥2号隧道、襄渝线沙沟大桥,青藏线关角隧道进口等10余条隧道、48座大桥,并创下了10余项优质样板工程的辉煌经历中,从来未遇到过的一道“拦路虎”。翻开廖副总的施工日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8月30日,9月3日,9月28日,10月9日4次大塌方的真实记录,这4次大塌方使已衬砌的洞身、拱顶挤裂,职工们掘进几个月的成洞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特别是10月9日发生在午夜的那次大塌方,将衬拱DK653+774拱顶砸裂,压倒临时支护,山体下滑,地表裂陷,若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整个山体塌陷将不可避免。劳累了几昼夜的廖副总此刻已是精疲力尽,痔疮发作,内裤常常被疮口染得殷红,阵阵钻心的疼痛令他冷汗直往外淌,他真想躺下来好好歇口气,可塌方仍在继续,更大的危险迫在眉睫,他强忍着伤痛再次来到掌子面施工现场,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来回搜索,脑海里不停地筛选一个又一个施工方案。最后,他断然决定:改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为短挖短衬,增加拱部的联结锚杆,密排圆木钢轨支撑,超前用锚杆管棚注浆喷锚等新技术新方法,分层次向裂拱地段压浆,这种紧张且连环式的抢险施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塌方终干控制住了。职工们高兴地奔走相告,而瘳副总却倒在荒草窝里睡着了

11月15日,秧草地隧道如期贯通。大家纷纷要求给瘳副总记功,他却谦让道:“活是大家干的,非我一人之功,待我们干了更艰巨、更漂亮的工程时再记功,那时才叫过瘾呢!”这就是一个普通筑路者的追求。

(万承茂 王宏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