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打愿挨辨
口毛山
东吴大都督周瑜苦于无良策以破曹兵,老将黄盖献上苦肉计。二人肝胆相照,中军帐前假戏真做:周都督怒发冲冠,老黄盖皮开肉绽。东吴大小将官皆跪于帐前,哀求周都督饶了黄盖。唯诸葛亮冷眼旁观,一言不发,因为他早已识破了“周郎妙计”。事后,鲁子敬埋怨孔明为何不为黄盖求情。孔明从容地道破其中机关,并叹日:愿挨者,伤在皮肉;愿打者,痛在心腹……
于是,“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作为一个俗语,流传了数百年。人们用这个俗语来形容某些虽有不公,却两厢情愿,别人奈何不得的事。
周瑜打黄盖,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吗?
笔者愚鲁,且斗胆在夫子庙前卖文章,与千古智者孔明先生“较个真儿。”
周瑜打黄盖时,先生以鹅毛羽扇掩面,只留两只机智聪睿的眼睛观言察色,不仅看穿了周公瑾是在演戏,而且看到了这位施苦肉计的大都督,在老将黄盖被打得血肉模糊时,眼角唇边露出了缕缕痛楚之色,心里已知周都督内心之苦。痛打黄盖,实在是周郎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那么,周都督的打怎么能称为“愿”呢?愿,即主观上的自觉。情愿,甘愿,自愿,皆是自身情感上的主动、自觉;愿,即表示不带勉强色彩,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黄盖挨打,应当说是自愿,因为他是东吴三代老臣,对国家忠心耿耿,为破曹保国,肝脑涂地而在所不辞。何况苦肉计是他主动提出并主动请战的。但周瑜作为东吴主帅,对如此忠烈之部下施以酷刑,实在是于心不忍的啊!
当然,黄盖也是血肉之躯,如果另有良策可行,自然是不情愿自找苦吃。但在唯此计可行时,挨打却是自愿的,皮肉虽苦,心中却有一股慷慨豪壮之情。
说周瑜打黄盖是自愿,确实冤枉了周大都督。看他表面声色俱厉,内心却如斧砍刀搅,痛惜不堪!
其实,先生也不曾冤枉周都督,先生也知道周瑜内心的苦处。先生不是说清楚了嘛,打黄盖,周瑜是“痛在心腹”的。问题在于,先生对鲁子敬说的话中,概念与结论有自相矛盾、首尾不相照应的毛病,或者叫逻辑上犯了点毛病:既承认周郎打人时的心痛,又称其为自愿,岂不矛盾?
晚生狂妄,失敬、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