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17日
第2版
02

“红旗”下面一群“兵”

——记西安客运段35/36次车队

连续17年蝉联铁道部“红旗列车”称号;连续3年被铁道部树为“路风建设标杆集体”;连续3年发表的QC成果全部荣获国优;捧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五一劳动奖状”;摘取了“国家级卫生列车”的桂冠;……

那鲜红的旗帜,那夺目的奖杯,那闪光的奖牌、那沉甸甸的称号,无一不赞颂着西安客运段西安35/36车队——这个优秀的群体。他们在塑造良好形象、创造辉煌业绩中,件件故事都充满着浓浓的情,颗颗爱心都荡漾看温馨的歌——

▲旅客说: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你们代表着铁路;在国际友人眼睛里,你们代表着中国。

他们提出了“即使是为旅客做了100件好事,都是应该的;即使是发生了1件伤害旅客利益的事,都是绝不允许的”35/36车队精神,并用100—1=0的独特计算公式,来规范每个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今年春运高潮期,列车严重超员达100%以上,一位旅客找到了二组办公车乘务员杨志平,拿出500元做小费,请求小杨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给他即将临产又患病的妻子安排个卧铺。人满为患的车厢,早已水泄不通,哪里还会有铺呢?!小杨急得不行,奔前忙后地满车厢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还是中铺,孕妇又上不去。小杨又苦口婆心地跟其他人做工作,终于找到了一个下铺,夫妻俩感动得直流泪。在小杨一次又一次拒收500元钱时,实在过意不去的夫妻俩,又把钱装在一个信封里,上面写着“36次办公车416号乘务员收”,悄悄压在枕头下面,在北京下车了。后被整理卧具的乘务员发现,小杨立即把钱又寄了回去,并注明: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二趟车到北京,这位旅客披着满身雪花,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雷锋精神传万家、红旗列车人人夸”。

5月3日晚,36次列车进入夜间行车,餐车已没有了白天的喧闹。餐车服务员赵利明一人值班,他突然发现座位上有一精制的小提包,打开一看,内装厚厚的一叠人民币和一台高级照相机。小赵心想,失主一定很着急,他就立即找到列车长,挨个查询失主。一位日本外宾看到1000元人民币和照相机完好无损时,激动得又是伸大拇指,又是恭恭敬敬地行鞠躬礼,最后又叫来了翻译,一遍遍地说:“中国火车好!中国朋友好!”

类似以上的事,在35/36次列车上俯首可拾,枚不胜举。

▲乘务员说:在商品社会中,仍然还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乘务员的友爱和真情。

35/36次列车乘务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用行动给“爱”一个不老的容颜。

陕西泾阳制药厂一位患乳腺癌的女病人,上车后突然疼得死去活来,乘务员慌得又是广播找大夫,又是设法为她安排铺位。待病人稍好后,乘务员杜宁和华芳二人,送水、端饭、扶病人上厕所,使其万分感动。哭了一路的女病人这才向非亲非故的乘务员讲述了自己的不幸。原来她患病后,丈夫和她离了婚又带走了儿子,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使她难以承受。她现在上北京去治病是借口,只想看看首都也不枉来人世一场。此后,随便找个地方结束生命。杜宁、华芳二人听完她的诉说后,便苦口婆心地跟她谈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人生。车到北京后,她们二人将女病人送下站,告诉她在什么地方坐车、那个医院好、那个住宿地方合适,那个地方吃饭舒服等等。女病人拉着杜宁、华芳的手说:“有你们这样的好姐妹,我要好好治病,好好活着,有机会还坐你们的车

一位沈阳的中年妇女,带着患脑血栓的老母乘上了36次列车,病人已是糊里糊涂大小便失禁。乘务员曹董殊萌除了端水、送饭外,还想方设法找来了便盆,帮着护理病人大小便,还一次次地端屎倒尿,从西安一直照顾到北京。她的行动被全厢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不久,曹董殊萌从硬卧车调到了软卧车,她也早已忘掉了这件事情。一天,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找到了她,拉着她的手说:“就是你,姑娘,那天我亲眼目睹了你照顾病人的动入场面,今天我特意要找到你,代表老人送你一首歌。”不一会儿,车厢里就传出广播员的声音:“下面请听一位老年旅客,特意为乘务员小姐点播的歌曲‘365个祝福’”。话刚落音,就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他们就是这样用“一颗红心满腔爱,温暖无数乘车人”,让爱在35/36次列车上升华。

无限的过去,都以今天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今天为起点。“红旗”下面这群“兵”永不满足,他们又开始向着“红旗列车更红、路风形象更佳、安全基础更稳、优质服务更好”的新目标奋进!

(张嫂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