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何不“借脑”发财
刘慧奎
南方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介绍该地经济飞速发展的经验时,说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靠人才。离开知识和人才,我们不会发展这么快。
无独有偶。一位经济学家在谈到美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时,也说到:他们是靠
“借脑”发的财。
细思之,这二者真是同出一辙、不谋而合啊!
“借脑”发财,即靠借别人的知识、智慧来发财,亦即靠人才。这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它需要“借脑”者有一定的胆识、魄力和慧眼。据说,二次大战后,美国为了掠夺人才,以促进本国经济迅速发展,不择手段,先后采取了抢、买、换、租的方式延揽人才,结果使外国大量人才为其所有。近年来,美国聘用外籍科技人员出现了新进展。一项资料表明:1987年~1993年,在美国受聘的外籍科技人员达16.4万人,年龄在25~36岁的占71.2%。1993年全美500家大型企业的调查显示,外籍科技人员占企业科技人员的比例,已从1986年的9.7%提高到13.9%。1993年,全美百项高新技术获奖产品有52%是外籍科技人员开发的。在美国应聘的外籍科,技人员中,有华人15万。这些人,为美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由此可见,美国在“借脑”发财上,早已“领导世界新潮流”了。虽然他们为了招揽人才所采取的某些手段为人们所不齿,但他们这种“先见之明”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再看看我们。在“洋为中用”上,某些地方和单位恕到的只有设备、生产线、资金。而对于外国、外地的人才、知识却似乎不大感兴趣。引进的一些“洋设备”,自己不会操作,只得高薪聘请“老外”来教;机器零部件坏了,自己没法制造,只好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更不用说重复引进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了。假若我们把这些资金和精力用在引进人才上,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