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酿酒能手
记宝鸡青年十杰西凤酒厂蒋建宏
景毅
蒋建宏是西凤酒厂制酒六车间三组组长。今年30刚出头。从1983年进厂以来,一直从事又苦又脏又累的制酒工作。12年来,他立足岗位多奉献的事迹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蒋建宏自参加工作以来,就爱上了自己的岗位。他平时勤奋好学,善于钻研,进厂两年以后,他就很快地掌握了制酒生产技术和规律,并且成了班组生产中的骨干。接着又被车间领导提拔为班组长。
制酒生产的好坏,历来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稍有疏忽,便会生产出废品。然而,蒋建宏没有退却,而是默默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攻克西凤酒酿造过程中的奥秘。工作期间,一遇到生产难题,他就虚心请教老师傅、技术人员及时“会诊”。工余班后,化验室、图书室、老师傅的宿舍,是蒋建宏常去“作客”的地方。十多年来,他先后自学了《酿酒生产技术》、《白酒知识问答》、《西凤酒生产工艺规程》、《食品与发酵》、《酿酒》等科技书籍及有关杂志,还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蒋建宏对照书本上讲的理论知识,联系制酒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慢慢地探索出了一套很有参考价值的科学管理窖池的办法来。这就是在不同季节、气候、窖池发酵等情况下,果断适宜调整入池温度、水份、酸度、辅料投入、酒醅比例等条件。为班组产量实现稳产、高产、优质、低耗奠定了良好基础。后来,蒋建宏又针对新酒质量不够稳定的实际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传统工艺加科学管理是提高新酒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办法”的观点,并率先垂范。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不懈的努力,终于使饮料酒中乳酸乙酯含量下降了一半。同时,苦涩味明显减少或者消除,固有的醇香感明显增强,优等品率扶遥直升。后来,车间多次召集会议,邀请蒋建宏为大家“传经送宝”,并且在全车间推广了他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很好效果。
在班组管理上,蒋建宏严格要求,言传身教,积极推行现场管理,小组内部实行优化组合,经济承包责任制。使小组内部很快形成了合力,有效地发挥了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因此,蒋建宏小组近几年来每年都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据统计:1993年和1994年,蒋建宏小组原粮出酒率分别达到50%、50.66%,比计划分别提高了10%和10.66%,两年累计共为国家多生产饮料酒32.95吨,节约粮食82.375吨,按吨酒成本价计算,共为企业增加收入达49.425万元,小组成员人均增收8.23万元。同时,这两年来,蒋建宏小组的白酒产量、优等品率一直在西凤酒厂100多个制酒小组中位居前三名,其中1994年度名列全厂前茅。所以,小组连续三年被工厂评为先进班组,蒋建宏多次被工厂评为先进生产者、厂级标兵。去年11月份,蒋建宏还荣获了宝鸡市第三届青年“十杰”、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