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刘邦三车丰城
孙宗华
汉高祖刘邦是丰城(今江苏省丰县)人,但据《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刘邦曾三次攻打丰城,使故乡人深受刀兵之苦。
秦二世二年十月(公元前208年),刘邦率兵攻打山东鱼台之后,即回兵守卫丰城,秦兵随即包围了丰城。刘邦拒守二日后统兵出城打败了秦军,便令部将雍齿守卫丰城。雍齿虽表面领命,心中却极不情愿。同年十二月,趁刘邦率兵攻打山东滕县之际,雍齿便降敌叛刘了。
刘邦闻讯怒不可遏,遂班师回首攻打丰城。但此战未能取胜,只好撤兵回沛,心中尤恼恨雍齿和丰城子弟背叛了自己。
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河南永城东北打了胜仗,收编了该地降军六千人,兵力骤增至九千人。于是引兵第二次攻打丰城,但又出师未捷,兵败而归。
刘邦决心夺回丰城,虑其兵力不足,便率百余名随从去拜见项梁,以求援军。项梁慷慨应允,为其增拨了五千名士兵和十名“五大夫级”将领。这回刘邦豪气勃发,亲领众多的精兵强将,杀气腾腾,第三次攻打丰城,终于收复了城池。然而,那个颇令刘邦恼恨的雍齿,却成了漏网之鱼。
从此,刘邦不仅对雍齿有怀恨之心,对丰城父老兄弟亦耿耿于怀。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公元前195年,刘邦讨伐黥布凯旋,路过沛县,和当地官民、故交旧友欢聚十余日,却无意回到近在咫尺的故里丰邑省亲。不独如此,他在恩准沛县人民世世代代免除赋税徭役之苦时,却不思体恤丰邑人民。当沛县父老乡亲向他嗑头拜求对丰邑人民也免除赋税徭役时,他却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当然不会忘了,只是丰城子弟曾跟随雍齿背叛过我。足见他忆及往事仍对雍齿和丰城子弟怒气未消。幸得沛县人民“固请”,即再三请求,刘邦才恩准丰沛两地人民得享同等优遇。而今俗说“丰沛一家”,确是两地情深由来已久矣。
按说,刘邦对雍齿恨入骨髓,纵把其车裂尸焚,也难消心头宿恨。但据《史记》所述,刘邦后来仍听从张良之计,摆酒设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如此用人,确是刘邦卓而不群的过人之处。
雍齿确实是一个人品很坏的人。他背信弃义,阳奉阴违,反复无常、投机谋位。他既不愿依附刘邦,却又奔其麾下;既不愿守卫丰城,又不坦胸面禀;两军对垒,将守城拱手轻送与敌,致使刘帮失而复夺,三番苦战,损兵折将,实是罪不容赦。刘邦对其怀有宿恨,且久不释怀,想应人同此心。但刘邦为了赢得人心,稳定军心,却遏怒吞恨,给仇人封了官。此举纵非发自内心,若无大度胸怀,也断难为之。这真乃“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了。由此管窥刘邦之善于用人,确非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