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6月15日
第3版
03

引导青工度过“心理盲区”

高鸣

人的青春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盲区”。处在青春期的人如果重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就会促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否则就会走向反面。报载,河北唐山滦化集团公司为帮助千余名青工度过“心理盲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狠抓青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位刚刚进厂的年轻姑娘受不了焊工活的脏与累罢岗了,公司及时请老厂长给年轻人讲前辈们白手起家创业的故事。上完了这堂课,那姑娘主动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公司的焊工“女状元”。由此可见重视青工教育的必要性。然而遗憾的是,当下有相当一些企业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

某厂长期忽视青工道德情操方面的思想教育,青工误入歧途出了事,企业发个通告将人推出厂门了事。结果该厂发案率不断上升,一年当中竟有5人因盗窃、斗殴和参与赌博被绳之以法。这些青年不仅断送了大好前程,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教育家蔡元培曾指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同样,要有良好的企业,必先有良好的职工,要有良好的职工,必先对职工特别是青工进行良好的教育。所谓教育“就是要约束和引导青年人走向正确的道路”。企业不仅仅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场所,也是塑造和培养人的学校。忽视青工思想教育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大忌。因此帮助青工度过“心理盲区”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